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新东方OK携手海康威视,用AI打造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

6月26日,新东方OK携手海康威视举办了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发布会,推出OK"三个课堂",向业界展示了双方战略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发布会引起千万人关注,三百多万人点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OK智慧教育创始人贾云海、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习明围绕发布方案进行深度分享。
资讯频道文章B

  6月26日,新东方OK携手海康威视举办了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发布会,推出OK"三个课堂",向业界展示了双方战略合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发布会引起千万人关注,三百多万人点赞。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OK智慧教育创始人贾云海、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习明围绕发布方案进行深度分享。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创始人/董事长俞敏洪进行线上分享

  图片来源:新东方

       作为数字教育领军企业,新东方OK多年来专注教育领域AI技术研发,先后推出OK学习机、OK云盒、智慧课堂解决方案等一系列信息化产品,此次与全球顶尖AI企业强强联合,借助海康威视多年积累的AI、物联网、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在商业创新基础上叠加科技创新,共同打造"三个课堂"的核心技术能力、智能软硬件,带来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

  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实现了技术加持下的教育资源共享,让教育效率和质量的双项提升,真正助力教育均衡。

  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打通信息化最后一公里

  教育信息化40年,进入2.0时代。1.0时代,是硬件普及的时代,2.0时代,"数据、智能、连接"成为全新迭代思路。从在线连接到数据连接,从工具驱动到数据驱动,教育信息化如何完成全新时代的转段升级,成为关键所在。

  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2.0的核心应用场景,"三个课堂"的提出,让信息化2.0的发展方向更加清晰。从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三个课堂"应用的指导意见》之后,行业选手纷纷入局,建设方案层出不穷,然而我们发现,一个越来越清晰的事实是,教学各个场景仍然是传统的交互,硬件互为孤岛,优质内容缺乏,数据难以跑通,万千个教室仍然是散落的颗粒。

  OK智慧教育创始人贾云海阐述“三个课堂”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新东方

       教育信息化2.0,是技术与教学场景深度融合的新阶段,面向新阶段,迫切需要建设的是覆盖全场景、联动各角色、数据及资源共享的体系,如果无法形成互联、共享,势必会出现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贾云海表示。

  直面时代需求与行业痛点,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将OK云平台、OK智慧终端与教学全场景无缝融合,整体架构,打造"三个课堂"常态化应用,连接师师、生生,连接区域内、区域间优质校和薄弱校,而这离不开背后的技术支持伙伴——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高级副总裁徐习明线上分享"

  图片来源:新东方

       通过把海康威视先进的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我们和OK共同打造出教育领域最智能的软硬件设备,让智能识别、智能批改等,真正达到世界级别,让数据的识别、流转真正跑通,让"三个课堂"能够常态化落地。"海康威视副总裁徐习明在发布会现场分享到。

  在OK与海康威视的强强联合下,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依托数字化内容、AI技术、平台支撑,为教育管理者、使用者提供一体化的数字教育能力,数据参与下,教学当中各个环节可量化,实现教学模式个性化、教育决策科学化、教学管理精细化,让一节好课进入每一间教室,联动每一个师生,助力区域教育资源优质均衡。

  源自新东方的数字内容

  数字化资源赋能,优质内容依据学情,智能适配给老师,好内容赋能好老师,先让一堂好课的产生不成问题,再让三个课堂中,课与课、师与师、校与校智慧互联、资源共享。

  海康威视全球领先AI技术加持

  OK联合海康威视,将行业顶尖的智能识别、语音交互、行为识别等技术应用于教育装备,打造OK智慧教学大屏等一系列超级设备,实现智能诊断、智能批改、智能推荐,让教育全场景智慧升级。

  OK智慧教育平台支撑

  依托OK智慧教育平台强大连接能力,打造一体化区域生态,让班与班、校与校、区域与区域之间无缝连接,资源互通,学情共享,实现一体化部署,共享课堂能力体系。

  集底层技术能力、平台开发能力和智能软硬件生产力于一体,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的发布,真正打通教学全场景数据,重构教与学的模式,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打通信息化2.0的最后一公里。

  让一节好课流动起来,带动"三个课堂"落地

  发布会现场,OK智慧教育的杨渺老师从一名教师的视角出发,真实还原了"三个课堂"的实际使用场景。

  在"三个课堂"的实景演示中,我们看到,课堂与课堂之间,绝不是简单的资源传递,而是一节好课的智慧流转。

  老师智能获取优质内容,快速准备一节好课

  图片来源:新东方

       通过OK智慧教学大屏、OK阵列麦、OK摄像头等智能终端的统一部署,再加上OK云平台的强大支撑,形成智能的教学环境,实现学情数据和数字内容的流转。老师了解学生学情,基于数据,获取平台推荐的优质教学资源,并根据自身教学策略进行创课,打造一堂好课。有了这样一节好课,名师的资源、名师的经验,都能基于数据真正实现共享,带动课与课、师与师、校与校智慧互联。

  把这节课同步到OK智慧教学大屏上,通过大屏和AI摄像头的反馈,老师就能够实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数据、行为数据,精准指导学生。

  把这节课分享出去,本校或者其他学校的老师就能够通过AI监课,查看教学数据,了解名师教学策略;通过AI巡课,远程观摩授课过程。发挥名师、名课示范效应,实现优秀教师带动普通教师水平提升,快速进阶,优质校和薄弱校之间资源互通,经验共享。

  并且,OK"三个课堂"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即使孩子本人不在这间教室,在家使用任意终端,也能加入到这节课里来。通过OK阵列麦和AI摄像头,音画同步传递,老师的板书、孩子的作答情况、学情数据,双方都能实时看到,孩子在家学也和在学校一样。

  不止那些因为疫情停课在家学的孩子,千里之外大山里的孩子,也能加入一线城市的优质课堂。借助海康威视的AI能力,以及OK云平台的全面赋能,区域内、甚至全国范围内的数据、资源都能高效流转起来。

  "我的书写过程,孩子能实时看到,孩子的书写过程,我也能实时看到。"在杨渺老师的演示下,相隔千里的师生也能无延时、无障碍的交流互动。

  管理者AI巡课、监课,数据管理,精准施策

  图片来源:新东方

而通过学校、区域工作台,管理者能够全面了解实际教学情况,调配名师资源,规划相关工作,科学决策、精细管理。

  一节好课的智慧流转,带来了"三个课堂"的常态化应用,我们看到,一线城市优质课堂与千里之外大山里的课堂同步,优秀的老师和普通老师资源共享,优质校与偏远地区薄弱校数据、资源互通,连接教育全角色、覆盖教育全场景需求的教与学变革正在发生。

  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从资源共享到教育均衡的时代迈步

  发布会上,针对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三个课堂"实景演示中的"一节好课流转,名师资源共享",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表示,更应该重点考虑农村、山区孩子怎么利用"一节好课"达到教育均衡的问题。过去,大量学校在硬件设施建设投入很多,但是优质资源并没有真正触达每一所学校,助益教育,包括乡村老师水平的提高。

  今天,在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中,AI的介入革新了教育资源的分配方式和覆盖范围。教与学的海量数据、优质内容被纳入OK云平台上,高度数字化解析,把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变成学情数据,把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变成一个学习系统,并实现跨校、跨城乡的流通,输送到有需求的地方。教育供给的瓶颈被打破,新东方"老师好、资源好"这一独一无二的优势也将最大化赋能教育均衡。

  面向教育信息化2.0时代,教育硬件、平台不再是孤立形态,各个教育角色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共同搭建起"面向人人,适合人人"的生态系统,让课与课、师与师、校与校智慧互联照进现实,这已经不再是写在纸面上的未来。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的发布,让这样的教育变革急剧加速,全场景的教育生态画卷已经展开。

  立足于OK教育信息化2.0解决方案,"三个课堂"制高点,未来,OK智慧教育平台将实现更大程度上的开放,让更广范围内、更多教育角色轻装加入这一教育矩阵,携手共建教育生态共同体,让教育更均衡、更智慧。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