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防行业技术迭代与需求升级的当下,传统消防模式因业务割裂、响应滞后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安全、高效、智能的要求。在CHINA FIRE中国国际消防展上,大华消防立足行业痛点,创新性提出“安消电一体化”战略,打破安防、消防、电力管理的业务壁垒,通过多技术融合与全链路服务,构建覆盖多元场景的解决方案,同时推动行业从 “设备销售” 向 “数字化服务” 转型。

安消电一体化战略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第三季度发布会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由电气故障引发的火灾占比超25.4%。电气安全已成为消防领域的核心痛点。传统消防将电力管理视为附属板块,未给予足够重视。基于这一行业现状,大华消防将电力业务与安防、消防业务深度融合,提出“安消电一体化” 理念,形成 “用电安全+消防防控 +智能运维”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从风险预警、应急处置到后期运维的全流程闭环管理,这也成为大华消防在本届CHINA FIRE中国国际消防展上展出的核心主题。
大华消防核心业务板块:多维度覆盖与创新实践
用电板块:全链路数字化与精细化能源管理
1. 用电安全:数据监测与风险处置
大华消防的用电安全解决方案以全链路数字化改造为核心,覆盖从配电间到末端配电柜的完整电力传输链路。具体而言,针对配电间、一级配电柜、二级配电柜及用户端的三级配电柜(如单元楼楼下配电柜)进行全面数字化升级,将传统依赖人工巡检、缺乏数据反馈的设备,改造为具备实时数据采集与远程控制能力的智能设备。
通过加装智能传感器与网关设备,实现电流、电压、温度、剩余电流(漏电)等关键电气参数的全面可测,为用电安全监测与能效优化提供数据支撑。平台基于多维度数据计算线路的风险等级,实现预测性维护。当发现高风险隐患时,系统可自动生成运维工单并派发给指定人员,从而将事故处理从事后抢险转变为事前干预,有效避免了因小隐患引发的重大火灾。
2. 能耗管理:数据驱动与节能优化
在掌握用电数据后,可通过智能手段优化用电方式,减少能源损耗。以家庭空调使用为例,传统模式下人们常因忘记关闭空调造成能耗浪费,而通过人体检测技术,当检测到室内无人时,系统可通过智慧控制通道自动关闭空调,有效节省这部分无效能耗。
针对特定场景,还能实现用电流程的自动化管控。以银行网点为例,按规范下班后需切断除金库外的所有电源,早上再合闸供电,传统人工操作易出现遗忘情况,不符合管理规范。通过加装智能设备,可预设自动分合闸时间,如晚上八点自动分闸、早上七点自动合闸,无需人工干预。同时,工作人员还能通过手机 APP 或平板远程查看设备分合闸状态,也可直接下发操作指令,单个网关即可管理数十个配电设备,实现高效管控。
该系统在保障用电安全方面同样发挥重要作用。平台可实时显示电量消耗数据及设备风险报警信息,根据风险等级自动生成工单并派发给运维人员,精准定位故障线路,避免火灾发生后无法追溯问题根源的情况。
在能耗管理层面,系统支持远程抄表并生成统计报表。通过自定义标签,可按用电类型、建筑范围、部门归属等多维度对能耗数据进行分类监测。此外,平台还能整合水、电、油、气等多种能源数据,将其转换为碳排放指标,企业可设置月度碳排阈值,当出现超额排放时,系统会及时预警并协助追溯原因,为制定精细化低碳管理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3. 电力运维:集中监控与技术融合
针对多配电房管理场景,大华消防构建了集中式电力监控平台,将多个配电房的运行数据统一接入平台进行管理,替代传统的本地值守模式。平台可实时监测变压器参数、线路温度、局部放电等专业电气指标,同时整合配电房内的温湿度、视频监控等环境数据,实现电气运行与环境状态的协同监测。
其核心亮点在于 “数据与视频融合” 技术,通过将电气参数叠加到对应配电柜的视频画面中,运维人员在查看视频的同时即可同步获取设备运行数据,当出现参数异常时,视频画面会同步闪烁报警,无需分开查看数据与视频,大幅提升运维效率。
智慧消防板块:多技术融合打造创新型消防体系
1. 板块核心架构与创新方向
大华消防智慧消防板块内部构建了 “烟、电、水、气 + 视频融合” 的创新体系,各组成部分对应关键消防监测场景:“烟” 指烟雾探测器;“电” 针对家用用电情况监测;“水”聚焦消防用水管理;“气” 主要实现可燃气体(如家用管道煤气)探测;“视频融合”是该板块的创新业务,配套产品具备创新性,为消防监测提供更高效、直观的解决方案。
2. 核心创新设备及功能
视频融合型烟感探测器。视频融合型烟感探测器在传统烟感基础上集成摄像头,并非简单添加硬件,而是实现了业务场景的深度融合,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创新性开发。传统烟感探测器安装于家庭等场景时,若触发报警,用户无法远程知晓现场情况,需安排人员到现场核查。而该探测器报警时,摄像头会自动启动并实时传输现场画面,工作人员通过画面可快速判断是误报还是真实火警:若为误报,可远程取消报警;若为真实火警,能直接联动相应应急预案,迅速启动处置流程,大幅提升火警响应效率。
多光谱复合型探测设备。该设备可将视频与热成像技术融合,针对储能、新能源等新兴行业的特殊消防需求研发,有效弥补了传统烟感探测的不足。
在储能场景中,该设备可精准探测温度异常,一旦温度发生异常波动便触发报警,同时伴随声音与灯光提示,还能实时捕捉火焰画面。传统烟感探测在储能、新能源场景中存在明显短板,往往烟雾探测到后,电池已接近热失控爆炸状态;而多光谱复合型探测设备可通过温度监测提前介入,在热失控初期切断电源,使温度逐步下降,避免火灾发生。
此外,该设备还集成红外视频 AI 技术,形成多光谱复合监测能力,可同时检测烟雾、火焰与温度。多功能融合后,设备的监测精度、灵敏度及综合性能大幅提升,能满足能源石化行业对消防监测高效性与精准性的双重要求。
消防用水监测设备。消防用水监测设备主要针对消防用水的水压、液位等关键指标进行监测,分为室内与室外应用场景,且支持多路接入,前端传感器收集数据后传输至平台,实现统一管理。
在室内场景中,重点单位大楼需监测消防用水的水压及液位,确保水量充足;大楼顶端的喷淋系统,需监测内部是否有水可用,保障火灾发生时喷淋系统能正常启动。在室外场景中,针对沿街街道的红色消火栓,监测其内部水压,避免消防车在应急取水时因水压不足影响灭火效率。
无线燃气探测设备。本次展会上,大华消防还特别展出了无线燃气探测设备。设备采用 4G网络传输数据,设备可插入 4G 物联网 SIM 卡,通过流量将监测数据实时上传至平台,无需复杂布线,安装灵活。设备自带电池供电,最长待机时间可达 5 年以上。
该设备主要应用于家庭厨房,针对燃气泄漏风险进行监测。家庭厨房中,燃气灶与燃气管道之间的连接软管可能因管壁破损、老化(如使用超过五年)或被老鼠、蟑螂咬破等情况发生燃气泄漏。设备能检测到微量燃气泄漏,在泄漏浓度远未达到燃烧、爆炸阈值时即触发报警,同时将报警信息同步至平台与用户手机,提醒用户及时处理。
远程联动控制升级与成本优势
响应各省份消防条例中“远程联网与控制” 的要求,可针对一些特定市场的消防系统进行改造,加装机械臂设备,实现通过远程平台进行控制。
尽管单台机械臂改造套餐成本需数万元,但从长期成本来看优势显著:传统消控室需至少 6 人值班,改造后可减少至 3 人,以杭州、北京等地薪资水平计算,每年可节省 15-20 万元人力成本,一次性改造投入性价比高。
此外,远程控制升级后,管理效率与时效性大幅提升:平台可实时掌握现场处理情况、设备信息上报状态,并直接介入处理流程,避免传统模式下人员现场确认耗时久导致的火情扩大风险。
重点行业定制方案:垂直领域深耕与需求适配
储能行业方案
在储能行业,随着国内新能源产业的大力发展,消防设备已成为该领域的标配。能源储能相关设备多部署在户外,像风电、光伏项目常位于无人区、戈壁滩或沿海山区等人员稀少区域,传统消防方案难以满足实时监管与快速处置需求,为此 大华消防推出了针对性的定制化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创新在于将火灾报警控制器与气体灭火控制器合二为一。传统模式下,这两类设备是相互独立的产品,仅能实现预警功能,若需灭火操作,需通过气体灭火控制器下发指令,触发灭火装置。而大华消防的一体化设备将预警与灭火功能集成在一台设备上,原理上可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大幅缩短从预警到处置的响应时间,据大华消防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大华消防一体化设备已获得国家相关奖项认证。
大交通行业方案
针对大交通行业,大华消防的方案主要覆盖机场、轨道交通(高铁站、地铁站)等场景,核心设备与功能设计充分适配交通枢纽的复杂空间环境与高安全需求。
  
如在机场、高铁及地铁的各大空间中,重点部署吸气式感应火灾探测器。该设备通过主动吸气的方式采集空气样本进行检测,具备极高的灵敏度,能快速捕捉早期火情信号,为交通枢纽的火灾防控争取宝贵时间。
方案的另一创新方向是推动火灾控制通过物联网平台与消防联动控制器的协同运作。通过物联网平台,可实现远程监控、策略下发、云端备份与联动记录追溯。
仓储物流与精密场景方案
针对冷链物流、半导体车间、数据中心等仓储物流与精密场景的特殊需求,大华消防优化了吸气式探测系统,采用毛细管铺设方式,将采样管直接延伸至机柜内部或监测区域的关键位置,实现对狭小空间与精密设备的精准监测。以数据中心为例,通过在每个机柜内铺设毛细管,可实时监测机柜内部的烟雾浓度,及时发现设备过热或短路引发的早期火灾隐患。

该系统同样获得 VDS 认证,符合欧洲市场标准,已在国内多个项目中投入使用,同时具备拓展欧洲、德国等海外市场的资质。此外,针对变电柜等设备的电磁燃烧、热失控风险,配套推出了专用探测设备,可实现风险的早期预警与快速处置,保障精密设备的安全运行。
能源化工配套方案
针对能源化工领域对防爆、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及大范围巡检的特殊需求, 大华消防推出了多维度的配套方案,核心设备涵盖光纤测温系统、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及激光巡检设备。

光纤测温系统:该系统采用光纤作为测温载体,可围绕球形设备缠绕部署,或沿管道铺设。当监测区域出现温度变化或介质泄漏时,光纤能实时捕捉相关信号并传输至后台。系统具备四个独立通道,每个通道的最远监测距离可达 5km,四个通道总计监测距离可达到 25km,能满足能源化工领域大范围、长距离的温度监测需求。
有毒有害气体探测器:区别于家用可燃气探测器(主要监测甲烷、液化气、丙烷、一氧化碳等),能源化工领域的探测器可监测氯气、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几十种气体,十分适配化工生产环境的气体监测需求。
激光巡检设备:该设备主要应用于能源化工场站(如电化区、燃气场站)等大场地场景,可实现 24 小时不间断巡检。设备基于激光光谱分析技术,工作时通过发射激光与可见光:激光射向监测区域,不同物质成分对激光的吸收光谱存在差异,后台可通过分析光谱波段确定气体成分及浓度,且浓度大小与光谱吸收强度呈对应关系;可见光则能将气体吸收激光的区域在画面中叠加显示,直观标记泄漏位置(正常无泄漏时,激光在空气中传播无异常显示)。
行业趋势与战略愿景
当前消防领域,多技术融合已成为显著趋势。大华消防将可视化技术(视频)、热成像、红外技术,以及基于成分探测的半导体等技术整合应用,突破传统单一烟感、温感设备的局限,不再依赖传统消防产品的简单推广。
同时,行业正朝着互联网化、多维度协同方向发展。在多技术融合的支撑下,消防预警响应效率大幅提升,可将火灾隐患在初期 “扼杀在摇篮中”。这也与大华消防的战略愿景高度契合——聚焦消防预警感知业务,通过技术手段实现风险的提前感知。只有提前捕捉到隐患,后续处置的效率和效果才能最大化,从根源上减少小火发展为大火的可能性。
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迭代与行业标准的不断完善,大华消防将继续深化“安消电一体化”战略,在更多垂直领域拓展定制化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安全、更高效、更智能的消防服务,同时推动整个消防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构建更完善的消防安全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