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世纪大阅兵应急指挥系统蓄势待发

我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因而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形势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管理调度系统成了当前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成立晚、发展快、覆盖面广,但又很分散,优缺点都很明显。本文就此特与诸位探讨一下,愿有助于我国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
资讯频道文章B

【安防知识网】我国是个多灾多难的国家,由于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管理难度大,因而面对日益严重的国际形势和频繁的自然灾害,建立一套强有力的管理调度系统成了当前经济建设的迫切要求。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成立晚、发展快、覆盖面广,但又很分散,优缺点都很明显。本文就此特与诸位探讨一下,愿有助于我国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

  应急指挥系统”是针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社会安全等突发公共事件的抢险救援活动,实施组织领导的一个科学、有效、运转良好的组织系统。它能在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决策者通过系统获得丰富的事件信息,以便下达预测、指挥、调度等事件的应急指令。同时,还有利于事后的评估工作以及相关部门针对相应事件的预防指导工作。

  国外很早就意识到一套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在维护国家安全与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在上世纪60年代开始着手城市社会应急联动中心的建设,至今,应急联动中心(简称“91l”中心)已遍及美国每一个城市。而日本于1961年即出台了《灾害对策基本法》。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相当晚,直到2003年“非典”事件爆发后,国家为了控制疫情、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才开始建设。

  至今已经经过了整整8年的发展与建设,在我国政府及各部门行政的管理体系结构下,应急指挥系统已经成长为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应用建设模型上可以说是目前我国最复杂的IT系统,并且还在不断地成长壮大。

  多方融合,协同发展

  面对自然灾害、重大疫情、人为的重大灾难事件等危害性大、涉及面广的应急事件时,不是靠几个人或几个部门就可以单独承担解决的,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协同处理。要有序、高效地应对应急事件,就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大脑”来指挥和调度。应急指挥系统正是这样的一个“大脑”,它是将不同系统、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联合起来,全面搜集应急事件信息并发布相应处理指令到各个职能部门。一个完整的应急指挥系统所囊括的内容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各种硬件、软件设备的配合,“(它)绝不是一堆设备的物理堆砌,而一定是居于一个统一的硬件平台架构,通过分层和标准接口的上下衔接,实现软件分步建设的业务目标。”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闫夏卿说道。只有这样,应急指挥系统才能妥善处理应急事件。

  目前,应急指挥系统的技术构成十分复杂,也相当庞大,应急指挥系统作为一个非常用系统,如果系统过于繁杂,是不利于系统的指挥与调度的。致力于应急指挥系统研究的厂家很多,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各家的建设理念在细节上有很大的不同,但从整个建设角度看,总的来说有以下四个方面。

  系统——集成化

  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整体概念,其背后是无数的职能部门、专业系统的大联网,是在基本的应急技术基础上建设起来的,根据应急指挥的需求,将各种技术汇集到一个系统网络中,并伴随着各种突发事件再不断地融入其它技术,以完善应急指挥系统的应急功能。时至今日,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已经相当庞大。系统的组成多了,固然完善了系统的功能,但也给应急指挥带来了很多麻烦:

  · 容易造成混乱:系统的繁杂,会给决策者指令的下达、内部协调带来责权不明确等问题,会影响系统的正常秩序;

  · 降低调度效率:系统的繁杂,不利于信息的收集和指令的下达,延缓了应急调度效率,这明显不符合应急指挥系统“高效”的要求;

  · 获取信息重复:全面的信息是应急指挥调度的出发点,但仅仅是为了搜集信息而搜集,当协调不当时,就容易造成信息搜集重复;

  · 资源浪费:系统过于庞大,在功能相同条件下,有些系统派不上用场;

  · 组织难度大:系统组成过多,应急协调困难。

  就单个系统、单个技术来说,“都是比较成熟的,例如无线通讯、视频会商、有线网络、卫星网络等等,这些系统独立使用时问题不大。” 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应急及视讯拓展部部长张亮解释道,“但是在紧急的时刻,能进行整合调度、统一管理,这就需要厂商下大力气去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为此,英格索兰深圳市博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的产品经理陈晓红也给出了进一步解释:“系统的集成很关键,无论技术系统、还是辅助决策系统,它们的信息都需要交互、汇集的,对整个指挥中心来说,每一个子系统并不是独立的,各自的信息有可能被其它子系统利用。”

  “应急指挥系统承担着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发布工作,系统必须具有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完备的通讯指挥能力以及全面的综合保障能力。”杭州天视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家栋如是介绍。

  应急指挥系统的建立并不难,难就难在如何发挥它的应急作用,将各系统的硬件、软件等组成部分有机整合,形成一套完备、有序、协调的应急指挥辅助工具才是我们建设的目的。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经过8、9年的成长,根据需求不断调整自己,已摒弃最初成立时的硬件、软件堆叠,开始向系统集成化方向发展。

  偌大一个系统,其集成难度很大,需要解决和协调的事项很多,那如何才能达到系统集成?“开发性是系统集成的关键因素。要充分考虑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适应未来功能升级的要求,使系统具有开放性、兼容性、扩展性,既便于备件储备和互换,也便于内部各系统之间以及与外部其他计算机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与应用集成。系统建设应优先选择符合开放性和国际标准化的产品和技术。在应用开发中,数据规范和接口标准都应该遵循国家或地方相关规范要求。” 杭州天视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家栋介绍道。

  业务——加强融合

  一套应急指挥系统,如果各业务职能系统间不能良好地协调配合,当应急事件来临时,即时硬件条件再好,也不能很好地发挥应急指挥作用,而且很可能还会引起负面效果,给决策者带来错误信息,甚至下达错误指令。所以,业务的融合在应急指挥系统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位置。

  一套完整的应急指挥系统所涵盖的子系统少则几个,多则达几十个,这些子系统可能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他们彼此间可能没有直接的业务联系,互不了解,它们仅是为应对一件应急事件而汇集到一起。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将各个子系统、职能部门有效地联合在一起,使它们的业务联系协调,协作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呢?

  增强各业务子系统间的衔接。对应急指挥系统中的各个子系统进行合理调配,尽最大努力让它们彼此间多进行互动,必要时可进行演练,以增强它们配合的默契程度。上海博康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市场总监张守域介绍说,通过增强衔接,可以让业务子系统遇到突发事件时,各职能部门间的协同作战短时间就可有效的协调配合;各自所掌握的信息也可快速、全面地共享,拓宽数据挖掘的深度与广度,加强了应急指挥系统对于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能力。

  业务综合化。应急指挥系统的信息是掌握在分散的业务系统中的,应急决策需要共享这些信息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各业务系统间也要彼此共享,“有必要打破各专项职能部门自成体系的系统建设,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协同作战的应急指挥体系,不仅可以消除横向业务间的协调时间,也可以在相关业务间进行更深度的数据挖掘,最终做到突发事件的预防及预警。” 博康智能的市场总监张守域表示。

  业务大联动。业务的衔接和综合是应急指挥系统对信息的搜集过程,搜集来的信息最终以指令的形式下达到业务系统中,形成信息的反馈和互动,通过此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过程。这种不断的循环过程,能将各种业务应用都联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大联动中心。

  通过业务应用间的不断融合,使得业务应用信息化,促进各业务单位有效分工、有序协作,完成对事件的处置应对工作。

[nextpage]  平台——追求完美

  平台在应急指挥中占据着及其重要的地位,是信息汇集和指令的发出中心,是整个应急指挥系统的神经中枢,直接面对决策者,承担着突发事件及相关信息的处理、分析、发布工作,平台完善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整套应急指挥系统的运作效能。

  霍尼韦尔安防集团的徐浦介绍说,目前应急指挥系统平台的建设思路有两种。一个是传统的项目积累法,研发人员通过项目的需求在原有平台基础上进行改进,遇到新的项目再继续对平台进行完善,这样的平台的开发及应用过程是通过一个个的项目经验的积累而成型的,而且规模越来越大。这样的平台的好处就是它的功能都是切合实际需求去做的,因此,它的缺陷也很明显:缺乏一个统一的架构。另一个就是产品规划法,即在平台开发之前,先对不同的工程、项目、需求做大量的调研,通过调研获得庞大的信息量,然后对信息进行归类,接着在概念上做抽象,最后归类下来形成一个架构明显、适应性强、应用广泛的平台。

  由于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应急指挥系统的组成也是不固定的,针对不同的事件,平台将会融合不同的系统和业务应用协同作战。因此,众多厂家在接受采访时都表示,一个好的平台不仅要做到自身的兼容,还要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以应对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系统,以确保整套系统能在事件应急处理中迅速凝结成一个协作井然、管理有序的整体。“通过共享指挥平台和信息平台,实现集中接警、及时研判、快速响应、统一指挥和联合行动。”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行业总监俞云平指出。

  应急指挥系统平台有两大支撑,一、它各种技术支撑的技术体系,比如报警系统、车牌识别系统、门禁系统、消防系统等,这些系统都要集成到应急指挥平台里。这样,指挥平台才不会有信息缺失,才不会成瞎子。第二个就是由平台演化而来的应用系统,比如预案系统、信息库系统、调度系统、对讲系统等等,当应急状况出现之后,要靠这些应急系统来指挥和调度,构成应急指挥的核心。

  由于平台在整套应急系统中具有无可替代的核心地位,厂家和用户都很重视它的建设,浙江大华安防联网运营服务有限公司技术副总舒炜介绍:“目前平台的技术演进非常快,其技术发展已经很成熟。”即便如此,在应急指挥系统其它部分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平台还存在很多变数,还需要有计划地推进,使之成为布局合理、各有侧重、互为补充、功能完善的系统,确保新建、改建的平台与原有平台在技术体系上保持一致,实现业务系统和技术系统的紧密结合。

  通讯——酣畅淋漓

  所有的硬件、软件设备的建设都是为了能在应急事件处理中即时传递信息,形成良性互动。一个顺畅、可靠的通讯环境是应急指挥得以有序进行的基本保障,“它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指挥中心与外界联系畅通,随时连接各专业应急指挥中心,进行远程会商,提供功能强大的信息检索手段,查询信息准确,表达直观,可视性强。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系统对海量数据具有较快的处理能力和用户响应速度。” 杭州天视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家栋表示。

  根据应急指挥系统信息传输业务的需要,通讯网络的建设可分为:中心局域网、横向广域接入网、纵向广域接入网、卫星接入网以及现场无线接入网,不同的环境配以不同的网络,以使通讯网络得到充分的利用。

  有线传输。在传输量大,布线条件优良的情况下,有线传输成为应急信息互动的首选。可通过TCP/IP网线连接,也可通过光纤远程传输。从单项技术来说,传输技术已相当成熟,但应急指挥系统是一个整体,需要对网络进行有序整合和优化,以实现网络的高效共享。目前组网模式主要有两种:树形组网和环形组网。其中环形组网采用RPR(Resilient Packet Ring,弹性分组环)技术,是一种新型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媒体访问控制)协议,可运行于光同步网络(SONET,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同步数字体系(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密级波分复用(DWDM,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和以太网之上,为宽带IP城域网运营商提供了灵活高效的组网方案。RPR技术是为了在城域网中支持大容量的数据业务而设计的,具有物理层多样性、扩展性好、带宽占用率高、支持拓扑自动发现机制、支持广播和组播、快速保护机制,还可通过支持带宽预留业务以及速率限制提供流量等级保证、公平的节点带宽分配。

  无线通信传输。无线通信主要包括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微波是一种无线电波,它传送的距离一般只有几十千米,但其频带很宽,通信容量很大。卫星通信是利用通信卫星作为中继站在地面上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或移动体之间建立微波通信联系。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可解决移动联动、无法布线的恶劣环境的传输问题。为了有效地利用无线资源,数字集群系统是目前无线应用的最佳选择,它是一种共享资源、分担费用、共用信道设备及服务的多用途、高效能的无线调度通信系统,它的呼叫方式一般为PTT(Push To Talk),是一种集中控制和管理信道并动态方式分配信道给用户的专业移动通信系统。其采用数字语音编码技术、数字调制技术、多址接入技术和抗衰落技术等关键技术,具有模拟集群通信系统、频谱利用率高、信号抗信道衰落能力强、保密性好、可提供多业务服务以及网络管理控制灵活有效等诸多优点。

  除此之外,还要做好随时应对网络中断的准备:传输渠道多样化,模拟、数字、无线多重防护;冗余和容灾,包括对数据的保护和系统的保护,随时应对各种不可预见的灾害。

  一个完整、有序的应急指挥系统需要多重技术支撑,无论是系统、业务、平台还是通讯,它们共同构成了应急指挥系统的核心。但这并不是说有了这几个部分,应急指挥系统就可以很好地实现它的应急功能了,还需要它们彼此间的协调合作。它们各自只是整套系统的一部分,但又缺一不可,只有处理好它们的内部关系,理清职能范围,协调好工作关系,才能发挥出它们的优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nextpage]  顺应潮流,广结“善缘”

  应急事件的不确定性,无论多么完善的应急指挥系统都只是事后的仓促应对。这是一种消极的被动的补救行为,应急的目的就是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处理事件造成的不利影响,如果有可能,我们将会通过技术的进步来预知应急事件,进而避免或降低突发事件带来的危害。应急指挥系统集成面广,是个包容的系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将向更广阔、更尖端的领域迈进。

  融入多媒体、互联网

  多媒体、互联网与应急指挥系统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涉及面都很广。应急指挥系统可以利用多媒体、互联网的这一特性,将其纳入应急指挥体系中来,以建设多媒体系统平台,拓宽信息网络渠道,同时还可发动更广泛的社会力量来处理应急事件。

  个性化应用发展

  应急指挥系统集成化建设不断加强,但随着应用技术的发展,应急调度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应用,比如手机,现在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其功能化和智能化应用不断得到加强,我们可以利用其便携的特性,赋予一些应急的功能,可做搜救、灾害评估、事件现场信息反馈等。

  大联网趋势加强

  从小范围来说,我国地方性的应急指挥系统完备程度较高,可以独立应对小范围的突发事件,但从国家角度上说,尚未形成一个系统的大联网架构。当大范围的应急事件发生时,这些地方性系统是无法处理的,需要建设一个全国性的大联网系统。苏州科达科技有限公司的刘志强指出:“目前我国对大联网的应急指挥系统的市场需求比较迫切,正处于前期概念普及和试点部署的阶段。”

  应用智能化

  应急事件具有发生的时间、地点、危害程度不确定性等特点,光靠人力是很难完成对应急事件的预警的。对应急事件的处理,光靠人力也是不能很好地解决的,需要智能化的辅助系统来协助处理。现在,智能化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其融入应急领域,可以实现全天候系统自动管理、预警、报警、处警,使信息的处理更快速,效率更高。同时通过智能化分析,还可提前预见应急事件的发生,提高应急指挥系统的应用能力。

  系统全数字化

  进入2010年,安防行业在数字高清化方面发展迅速,虽然仍处于模数交融阶段,但数字化进程在加快,这加速了应急指挥各个专业系统的数字化程度,从技术上提升了应急指挥系统的业务、联动水平,有助于推动应急指挥系统的标准化和大联网发展。

  山河大好,仍需乘风破浪

  虽说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在短短的数年间就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从其发展历程我们不难看出其阻力重重,发展脚步快但稍显凌乱,杭州华三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应急及视讯拓展部部长张亮指出:“没有想清楚如何建、如何用、如何发展应急指挥系统,就盲目上马,拼凑一堆产品和系统,结果导致在真正紧急的时刻,系统不好用,发挥不出应有的作用。”这也在告诉我们应急指挥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nextpage]  标准化程度不足

  小型应急指挥系统只能应对小范围的突发事件,无法满足大范围的应急指挥需求,当大范围的应急事件来临时,需要一个大范围调度的应急指挥系统。但当前,此类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进度缓慢,要解决的问题很多,首先就是标准化的问题。

  英格索兰深圳市博康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产品经理陈晓红如此描述我国应急指挥系统现状:“目前国家没有对应急指挥系统制定标准,各厂家按照自己的要求独立完成。这样,要想形成全国性的大联网是比较难的,因为各个系统的接口、协议等都不一样。目前国内厂家虽有实现标准化需求,但还没有牵头人。标准的不统一,必会对中国应急指挥系统形成一定的阻碍。目前,只有小范围的标准。”要将全国各地的小型应急系统联合起来,汇成一个高效的大型应急平台,就要实现硬件、软件的标准化,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各系统间的兼容联网问题。

  恶性竞争延缓建设

  一个行业的发展最切忌的就是技术进步了,但产品却退步了。现在的安防厂家很多,成员还在不断增多,但却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行业规范,各家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争相瓜分市场份额,长此以往,容易导致偷工减料、以次充好情况、拼价格等恶性竞争,其结果是新技术无法得到应用,市场产品品质低劣,不利于应急指挥系统的长远发展。

  发展不均衡

  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改革开放后,东西部差距更加拉大,这一现实让东部发达省份有富足的财力发展安防,而西部却举步维艰。东西部投入不一,直接导致应急指挥系统的发展不均衡,这不但关系到西部地区的安防建设,更阻碍了大联网的发展,需要国家从宏观层面加以协调,确保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有序均衡发展。

  专业程度有待提高

  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安防行业还处在一个无序的发展状况,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缺乏学术层面的指导。” 霍尼韦尔安防集团徐浦介绍说。而且,在有些厂家,应急指挥系统产品只占他们产品很小的一部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研发,这对产品的专业化程度都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结语

  我国应急指挥系统起步晚、发展快,自建立以来,在许多应急事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2008年汶川发生地震,应急指挥系统发挥了良好的调度功能,对救灾抗震起到了积极作用。此外,它在城市应急管理中也时刻为城市发展护航。

  我们在肯定应急指挥系统成就的同时,也看到了它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尤其是标准不统一、信息共享渠道不顺畅的发展现状,因而急需给各类信息架起一条沟通渠道,使之形成一个互动的信息体系,同时,还要尽快地形成自己的学科体系,使得应急指挥体系能够有序、专业地建设,并尽快地形成一个全国性的大联网指挥体系,把我国的应急指挥系统建设成为一个开放、兼容、可靠、实用的大联网应急平台体系。金鹏电子信息机器有限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姚卓认为:“由国家统一规划建设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政府应急系统为树干,串联起各地的各种应急指挥系统,将形成覆盖全国的应急指挥网络,将把我国的应急指挥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