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a&s 中国安防十大品牌圆桌对话 :如何“破局”AI落地应用瓶颈

在a&s举办的“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论坛”上,来自国内八家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华为、泰科、澎思科技、熙菱信息、以萨技术、博思廷以及宇泛智能,针对业界非常关注的“如何打破AI应用瓶颈”展开了坦诚的对话,参与对话的企业涵盖了业界大中小规模的代表性中外品牌,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给大家对产业格局和应用问题的看法,颇具参考价值。
资讯频道文章B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成熟与发展,人工智能在安防行业的渗透度不断加快,安防的边界正在不断拓宽,原有的安防格局在不断被打破。2019年,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开放平台的出现,也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涌入“AI+安防”的赛道。但与此同时,我们也看见“AI+”时代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涌现出来。在a&s举办的“中国安防十大品牌论坛”上,来自国内八家安防企业海康威视、华为、泰科、澎思科技、熙菱信息、以萨技术、博思廷以及宇泛智能,针对业界非常关注的“如何打破AI应用瓶颈”展开了坦诚的对话,参与对话的企业涵盖了业界大中小规模的代表性中外品牌,从不同的侧面和角度呈现给大家对产业格局和应用问题的看法,颇具参考价值。

  圆桌论坛主持人:a&s中国区总经理 关玉娟

  嘉宾:

       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企业事业群解决方案部总裁 李亚亚

  华为中国区智能安防解决方案销售部总工 张涛

  江森自控旗下泰科安防解决方案亚太区高级产品经理 张宁

  北京澎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共安全业务部总经理 茹敏

  上海熙菱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张登

  北京以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王堃

  北京博思廷科技有限公司CEO 王巍

  杭州宇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COO 苏亮亮  

  a&s关玉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安防行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所有高新技术名词和应用不断叠加到安防行业应用当中去。在宣传层面已经是无AI不安防,但在实际应用中要让客户为AI买单,依然存在不少难度,请问AI在实际落地应用中的瓶颈和痛点有哪些?

  海康威视李亚亚:目前看来算法,数据和场景仍然是三个常见的痛点:算法是指AI应用落地时,仍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来支撑AI的应用落地,虽然对于AI的了解也逐步加深,但相关技术研发人员不足,带来的是AI应用落地时的高成本。第二个点是数据素材,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获取真实的、有效的数据是一个长期且艰巨的工作过程,而且没有捷径可走;三是对场景应用的研究,虽然当下不少企业对一些具体的某些细分场景的研究较好,但更多细分场景多样化、个性化,仍然是一个痛点,说到根本还是涉及到对于场景业务理解深度以及投入产出比的衡量。

3.png

  华为张涛:大家都在谈AI,目前安防行业的人工智能到底处于什么阶段?现状并不乐观,比如从智能摄像机的角度上来看,目前智能摄像机的渗透率只有百分之十左右。华为也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AI推广这么多年为什么没有普及?我们从中看到了一些问题。第一是芯片与算力的问题。任何算法、任何的应用都需要一个基础平台进行支撑,但在摄像机领域,原有的主流芯片能力根本无法达到复杂算法的要求,一定程度制约了智能在监控的普及;华为也是看到了这方面的问题,推出了不同算力的芯片和SDC摄像机,加速AI在摄像机的落地。第二是算法的问题。人工智能赋能安防已经有很长时间,但实际上真正商用的算法储备非常少,除了车辆比对、人脸等算法相对成熟,其他的一些算法如人员结构化,或者在某些特殊行业的算法如水面漂浮物检测、火焰检测、安全帽检测等算法由于没有良好的生态和开放的平台承载,在落地上遇到了很大挑战;第三个问题则体现在应用上。现阶段应用与大数据紧密结合在一起,应用涉及运营和各类数据,如何将应用与大数据进行融合,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难题。

  泰科张宁:在安防行业,泰科既是一家产品提供商,又是一家系统集成商。作为外资品牌,AI也是泰科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之一。我将从价值和价格以及应用三方面来讨论这个问题。首先应该是价值。这里说的价值就是我们所提供的AI解决方案,究竟能给客户带来什么价值?是不是足够吸引人们去使用新的技术;其次是与价值最相关的价格。当前国内已经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算法公司,但未来市场是不是将会对算法进行合理的定价,使得商业用户能够真正把它落地到商业应用当中去。人工智能技术对于商业用户来说并不是一种刚性需求,他们需要借助一些合理的定价来切入整个安防市场;最后还是应用。我觉得这是安防行业比较大的瓶颈。随着安防行业逐渐智能化,安防企业能否真正实现智能应用落地,需要经历长时间的考验。

  a&s关玉娟:所以这也在提醒企业,对于公安和交通行业,AI应用可能是刚需。但是对于大量非公安、非交通的商业和民用场景应用中,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匹配的价值一定是非常重要的考量点。如果不能解决价值与价格的落差,客户根本不会买单。

  澎思科技茹敏:我觉得AI落地难主要还是与对行业的理解有关。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AI公司进入安防行业,造成产品在市场投入时落地难的主要原因在于本身对安防行业的痛点并不了解。而不管是AI还是安防,智能化的最终目的在于服务行业、服务大众。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对客户的痛点有深刻的了解,然后再利用自身的AI能力去解决这些痛点。但目前看来,除了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不够深刻,由于缺乏专业知识,客户对自己的需求也并不明确,这使得AI落地难的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

  熙菱信息张登:其实AI最大的痛点还是产品化,而产品化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与用户的产品思维不一致。企业擅长用技术性的思维进行产品研发,而由于对技术没有深入的理解,用户对于产品的需求更多体现在实用性上。也就是说,如何设计一个更好、更容易让用户理解的产品至关重要;二是在某个大规模的场景中,如应急管理应用中,一个大规模的基于特定场景算法的迅速形成,给数据沉淀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旦一种类似谷歌Bert的能大幅降低对数据诉求能力出现,将加速整个AI技术场景化的使用。回到我们今天讨论的话题,什么叫做AI能力落地?这是一个真正形成差异的问题,AI能够真正通过产品、通过场景化去变现,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这才叫落地;第三个重点在于数据治理。对于安防来说,下一个热点一定是在视频图像整个传输获取过程中,如何获得一个更为高效的数据治理能力和手段,这也将是推动整个AI落地的坚实基础。

  以萨王堃:我们所理解的AI落地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数据,一个是场景。因为AI对数据的依赖性特别大,如算法的训练对数据样本具有极强的依赖性,甚至大于对算法的依赖;另外从场景来看,目前AI场景需求中存在很多伪需求。在某个场景中,这类需求并不能解决某个痛点问题,基于这类需求来进行场景落地具有很大的难度。且随着用户需求越来越多样化,AI场景化也必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博思廷王巍:我先提及一个看法:关于落地难,我认为当前AI落地公安和交通行业并不难,落地在非公安、交通行业才难。在其它众多行业,主要存在四大落地难题:第一个是产品化问题,从需求端来看,我们对用户只能进行引导而不是改变,且用户能改变的程度并不大,速度也不快。从供给端厂商角度来看,产品化真的不够,目前的产品还仅仅停留在技术层面,而未能给用户解决更多的实际需求;第二个是AI技术和价格门槛都很高。随着技术普及和产品化完善,技术门槛正在一步步降低。对于价格门槛而言,由于前期投入成本太高,原厂商们往往不愿意或不能把价格门槛降下来。

        但从整个AI的发展态势来看,我认为降价尤其是软件降价势在必然;第三是产品的适用性问题。就当下看来,AI产品的适用性还不够,产品的研发还处于“随大众”阶段,小众市场的并未引起大家的太多关注;第四点在于渠道发展。安防行业的发展需要遵行行业规则,任何一个环节的发展都需要顾及,每个环节都应该能够盈利,而不是仅仅某个环节受益即可。要想解决AI落地难,必须让渠道赚到钱,渠道才能有动力将AI推到每一个细分行业的每一个场景,让AI无处不在。

  宇泛智能苏亮亮:我觉得AI落地主要是两个预期的问题。第一个预期是在两三年前,人工智能项目还不接地气,用户对人工智能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但随着认知的改变,用户对人工智能项目的要求越来越严格,更加关注人工智能项目能解决哪些实际问题。正是因为预期的变化,导致了整个市场对AI落地的要求变得非常严格;第二个预期则是企业的AI项目落地时,其对市场的预期是否合理。也就是说,企业自身的定位,就决定了自己对市场的预期是什么。此外,安防行业正处于多领域多技术交叉的阶段,如果仅仅按照安防的思维去进行落地的话,应该是一件很片面的事情。所以在整个安防链条里,如果能跨界与另外一些公司达成合作,或许能收获三方共赢甚至是多方共赢的成果。

       主持人a&s关玉娟:目前企业的产品发布会,感觉是各出奇招、百家争鸣的态势,但是在实际应用方案中又感觉同质化问题严重。请问各位贵司如何强化差异化,或者有哪些突破性的研发和创新应用?

  海康威视李亚亚:基于人脸,车牌等智能应用,因为价值大,各个厂家都在力推,进而也带来同质化问题。但我们也发现,每个行业都存在独特的细分需求,因此海康威视也提出了“智赋百业”的设想。我们基于这样一个设想,就考虑从智能应用的进入门槛这个问题入手,目的就是让更多的企业掌握智能应用的能力。因此海康威视也从算法训练,软硬件产品,解决方案等多个维度进行创新推动。比如发布了基于端到端的AI开放平台以及配套的软硬件产品,帮助用户和合作伙伴能够快速进行零门槛的智能开发;在算法专业性方面,海康威视也在努力提供一些技术,比如小样本学习技术等,目的也是降低智能应用的使用门槛。

  华为张涛:华为一直视频监控领域坚持持续创新,在业内率先提出了视频云和SDC软件定义摄像机的方案,今年华为将SDC做到了商业化的应用,我们为此打造了一个类似收集应用市场的算法商城,中小企业可以在这个算法商城中去自定义、自训练自己所需要的算法,通过算法商城可以将一些最新的算法加载到华为的SDC摄像机上快速部署应用。另外,华为今年在5G方面的进度也相当令人惊喜,5G的出现,将能使安防业务覆盖更加全域化、自由化和简捷化,未来视频监控与5G的结合一定会给视频监控的发展带来新的商业模式及创新应用。

  泰科张宁:“保护客户未来的价值”是泰科的核心服务理念,所以泰科在现有的系统中深度挖掘客户的需求,再根据客户的需求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从而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

  泰科不仅仅是一个解决方案商和设备商,我们一直致力于成为客户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在中国市场,泰科将抱着合力共赢的心态与更多行业伙伴展开合作,持续在商业建筑、机场、零售等重点领域发力,筑就更安全和更智慧的城市和建筑。

  澎思科技茹敏: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客户对AI应用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他们希望市场能出现一个产品或者一个系统来满足他们所有的需求,而不愿意为一个又一个AI产品进行重复买单。所以澎思的做法就是首先提升自己的硬实力,通过算法、软硬件和垂直场景的解决方案去满足客户需求,服务安防行业。而为什么现在会出现AI不好用的问题,因为客户在接触了很多系统后,发现这些系统的数据都是孤立的,不能很好的应用,从而使得用户对AI产品的使用率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希望能够打造一种产品,既能兼顾产品本身的数据信息,又能让这些数据信息借助AI算力提供一些增值服务,打破用户不想用的心态。澎思科技在安博会期间会推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解决方案,就是希望能够将汇聚到的数据进行深度应用,提供更丰富的、切实有效的服务。

  人工智能在交通和公安领域的落地效果很好,其根本原因在于很多安防企业都在服务公安、交通领域,对这两个领域的痛点了解的非常透彻。而公安、交通领域只是安防行业的一小部分,AI要在安防行业全面落地,就必须摸清所有的客户痛点,毕竟AI最终还是用来做社会服务。

  熙菱信息张登:大家都在谈公安和交通,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社会治理的资金投入力度,也就是说它们既有需求又有需求成本的存在。但这两年我们也逐渐看到了一个现实,不少AI企业会通过融资来抢占市场项目,这种恶性竞标的行为打破了整个安防生态的平衡,不利于产业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安防行业或许会有一种“贴身”的服务模式呈现出来,这种“贴身”服务模式将把用户需求摆在首位。而对于企业来说,如何结合自己的能力,通过项目扩大化的方式去弥补项目中的价格差异,这点其实非常重要。

  以萨王堃:作为一家AI行业公司,我们认为AI要落地首先要考虑企业定位的问题。这个定位包含几方面的定位:一是能力的定位,在整个AI行业中我们能做什么?在这方面,做公安行业的实战平台就是以萨给自己的定位;二是价值的定位,我们认为AI并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工具,用来帮助用户以及企业来解决某些问题;三是业务定位。不同企业的业务定位大不相同,以萨在安防行业业务定位就是公共安全,包括社会治理。企业在对业务进行定位时,必须对整个行业的痛点了解透彻。所以企业真正想把AI做到落地,就必须根据自己的优势,明确自己在能力、价值以及业务三方面的定位,然后把AI技术在各自的业务领域用到极致,解决实际的问题。

  博思廷王巍:AI落地难已经是全行业的难题,尤其在很多中小行业当中。基于博思廷多年的实战经验,我把全行业分为中高端和中低端两个市场来进行落地。中高端市场强调技术深化,强调深度,而中低端市场对价格敏感,强调性价比。且就目前市场的发展态势来看,由于中低端市场有巨大空间但并未引起行业的重视,未来中低端市场一定是安防行业的巨型增量市场,大有可为,而企业现在需要针对中低端市场考虑怎样做的问题。但必须提及的是,尽管中低层注重性价比,但企业一定不能打价格战,价格战对于全行业有害而无一利。最后,对于安防厂商而言,“能为用户做什么”的重要性远远高于“我能做什么”,唯有如此才能让AI应用更好的落地。

  而针对AI落地难的问题,博思廷推出了一个普惠级的AI平台软件产品G6s,这个平台里已经内置了人脸、视频结构化、事件检测等8大类共50多种丰富、准确率高但极具性价比的算法和应用,涵盖了长尾市场的70%以上的共性需求,客户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在G6s平台里随心选择和更换算法。这样就降低了AI技术门槛和价格门槛,可以真正把AI落地用起来。

  宇泛智能苏亮亮:刚才王总所提及的增量市场,正是宇泛智能目前所处于的市场,增量细分的话,增量里面有存量,就目前的发展速度来看,增量数量不多、存量改造不够,使得整个增量市场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

  而对于AI落地难的问题,我认为可以用“克制”两个字总结。“克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企业要明白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好高骛远,在现阶段过多投入下下一阶段的事情;另一方面就是商业模式。如果一家企业没有划清自己与合作伙伴之间的边界,合作伙伴并不会与之合作且公司财政支出也将提高。一但企业确定了自己的商业模式,公司的业务范围、实力也将随之确定。举个例子,宇泛智能Pass平台的接口从2017年开放至今,经过将近三年的积累,已基本覆盖了全场景的业务应用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在平台中逐渐标准化。如此一来,公司能够非常快速高效地响应用户的需求。而通过这种商业模式,公司的业绩也提升上去了。

       a&s关玉娟:目前技术迭代和社会演变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今天我们还在讨论AI落地瓶颈之时,已经有企业预言普惠AI将要在三年左右来临。那在座的各位认为,普惠AI究竟还需要多长时间?企业迎接普惠该做些什么准备?

  海康威视李亚亚:对于普惠AI到来的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刚才提到普惠AI是带来的各种压力,反过来思考,这也许更是动力。AI普惠会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使得安防企业不再拘泥于传统安防领域,进而延展到行业智慧应用等其他领域,整个大市场的容量增加也会给每个企业都会带来新机会。作为企业这个时候是要找到具体的落地应用场景,这些场景是可以明确定义和可以衡量商业价值的,只有这样企业才愿意持续地进行AI投入;另外要考虑把其他技术与视频AI技术融合,比如从“视频+AI”延展到“AIOT”。最后要多方合作,技术厂商,硬件产品、软件应用、解决方案等各方厂家合作,协同发力,以合理的成本投入创造出用户认可的价值服务,相信这个时候普惠AI就会到来。

  华为张涛:对于AI的普惠我持乐观的态度,我认为AI普惠应该就是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我们可以参考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面世之际业内普遍认为智能手机普及至少需要五到十年时间,但结果不到三年的时间,智能手机就已经普及。再来看看AI摄像机,随着AI芯片性价比的提升,千元级的AI摄像机也已经相继面世,我相信智能安防和智能手机一样,会很快普及并服务社会。至于如何应对AI普惠带来的压力,我认为在这个过程中,AI普惠带来的机遇会大于挑战,产业发展必然会带来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是势不可挡的,而企业要做的就是挑战自己的策略,敞开胸怀拥抱AI带来的变化。

  澎思科技茹敏:何为AI普惠,就是AI真正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让老百姓都能感受到AI带来的方便。从三个层面来看,首先尽管人工智能在近三年的时间里突然爆发,但老百姓对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渐提高,AI普惠将成为不争的事实;其次从政府层面来看,目前各地政府都在主导并推进AI数字化项目的落地,例如当下智慧社区的建设。可以展望的是,在政府的推助下,AI将逐步走进家庭,人人都能感受到AI带来的进步;第三,随着算力精度的提升以及国产芯片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将投入到智能化设备的生产中去,智能设备将逐渐民用化。而智能设备的民用化,也将推进AI普惠的进程。

  熙菱信息张登:对于AI的普惠本人秉承谨慎的态度。得益于深度学习框架的开源以及GPU芯片开放能力的发展,中国人脸识别市场迅速发展起来,普通程序员也可以基于开源算法迅速搭建出一款人脸识别模型,且仅在性能上存在差别。而我秉持谨慎态度的原因在于,按照当下AI发展态势来看,如开放平台的涌现、产品价格的降低,中国很快就能实现AI普惠。但现在唯一可能会遇到一个难点——资本寒冬。资本寒冬的出现意味着AI普惠一定要经历大量试错,而试错又需要资本推动,如果资本市场不能进一步回暖,AI普惠的进程就会放慢。

  以萨王堃:我认为AI普惠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不仅涉及到软件的升级,还涉及到硬件的协同。从以萨的角度来看,人才问题是AI普惠的最大难题之一。安防行业的智能化对安防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工程技术人员不能只对单一产品有所了解,更要对整体系统进行了解,而且还能快速领悟客户的安防业务需求等。但这类行业综合性复合型人才,在安防行业面临着巨大的缺口。

  博思廷王巍:究竟怎样的程度才能说实现AI普惠,我个人的观点是,目前1.8亿台的摄像机里如果超过一半的摄像机实现了智能功能,AI普惠就基本实现。此外,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以及算力及应用在提升的同时,价格也进行了下降,按照这种速度,AI普惠应该只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但AI普惠也一定也将带来不少的挑战,行业一定是在试错的同时得到发展。

8.png

  宇泛智能苏亮亮:谈到AI普惠的话题,汽车、电脑以及苹果手机的普惠应该能给我们带来不少的思路。也就是说,AI要想普惠,必须需要一个非常创新的商业模式,而不是按照传统安防的模式把AI进行落地。这个创新的商业模式必须把所有的企业和人员都能调动起来。如果商业模式创新的话,我认为近两年的时间AI就能实现普惠。此外,随着AI产品价格的不断下降,AI普惠的时间也将加快。

  但我们也要看到,AI普惠的同时,公民隐私问题、数据安全问题也开始凸显出来,这是各家企业都需要注意的地方。

        主持人a&s关玉娟:最后,请问各位如何看待明年的市场和商机?有哪些“矿”值得我们去“挖”?

  海康威视李亚亚:AI落地应用依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机会点,从今年的实际业务来看,人工智能应用已经深入多个领域,不仅仅是公安,交通等传统领域。海康威视AI开放平台注册用户数大幅度增加也说明了这一点,而且落地的场景维度也很丰富。另外我们也发现,用户的关注点也从设备智能物联上升到了场景智能物联,这也说明大家都在积极研究细分场景的应用落地问题。最近一年来也有很多成功的应用案例,成功案例的背后是合作伙伴尝到了甜头,也使得他们形成了差异化优势。我们对明年的市场趋势保持乐观,人工智能的应用会越来越多地延伸到如园区、零售,金融,能源等更多的细分行业中,我们也会积极与众多解决方案合作伙伴一起,携手共创新未来!

  华为张涛:刚才大家都谈到了行业,都认为公共安全、交通行业做得非常成熟,而且在公共安全、交通行业中,很多厉害的企业如AI四小龙等的竞争都非常激烈。但在未来几年,我认为中小型市场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在这些非交通及公共安全的客户的需求正在不断涌现,在过去五年的时间里,中小企业市场的需求一直没能得到满足,如果哪个安防企业能够把SMB市场的应用做的非常成熟了,我认为明年对于他们来说将是很好的机遇,当然,机遇之中也充满了挑战。

  泰科张宁:泰科明年要做的事情,就是将客户对智能安防解决方案的刚性化需求打造成实实在在的产品,形成客户所需要的产品形态,切实推进AI的场景化落地。

  澎思科技茹敏:这又回到了今天的主航道——安防。当下我们所谈及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在监管层面的确已经较为完善,但怎样落实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要求,切实推进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依旧是值得考虑的问题。所以明年澎思将着重把社会面的治安防控水平与监管面的安防拉到同一个水平线上,助力提高治安防控管理、服务和应用水平。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做到AI安防的普惠。

  熙菱信息张登:客观来看,全球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的确给安防企业带来了不少压力,这将促使企业的业务重心将从政府业务向应用端推进。而这个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企业要量力而行,全面定制化会给企业带来更多的压力;二是企业在实施某个具体项目时,不仅要考虑项目本身,后期的运营和服务等因素也要纳入考量范围。

  以萨王堃:从当前整体经济态势来看,明年安防行业的头部企业的影响将不大,但对那些还处于创业期的公司来说,将带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那些已经进行过融资但还没有上市的公司,资本将给AI行业带来阻碍。而安防行业主要还是由中小型公司组成,如果明年这些公司还没有找到自己细分落地的场景,解决不了用户的需求,他们的生存压力将很大。

9.png

  博思廷王巍:整体来看,明年AI应用落地的数量应该是递增的,并不会受到资本收缩的影响而有所减少,但增长的速度估计将有所放缓,尤其是刚才所提及的中高端市场,但是中小型市场将迎来新的机会。那在这种严峻的市场环境之下,企业必须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优势,找准符合自己的最佳“赛道”进行切入。此外,企业发展最大的敌人其实就是自己,唯有战胜自己,企业才能更好的发展。

  宇泛智能苏亮亮:明年对于宇泛来说还是有不少压力。一方面惨烈的价格拼杀使得当前安防行业的环境较为恶劣,这也迫使我们将推出一些新的产品或平台,但能不能爆发还是个问号;另一方面,宇泛也在规划如何更高效更高质量的去抓住更多项目,给企业带来更多的生长空间。

10.png

  主持人a&s关玉娟:谢谢所有嘉宾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有价值的观点,他们也从各个角度给在座各位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观点和感受。AI在安防行业还有很多空白的空间和机会,企业能不能找准自身的定位,能不能抓住属于自己的空间和机会,这才是每家企业需要思考的问题。希望本次圆桌论坛能给大家带来有价值的思考和共识,祝福安防企业在AI时代新的生态中共生共赢,明年再见!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