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智能制造趋势下 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互联网+”,可以说是当前最时髦的课题,“互联网+”是利用网络哲学、网络思维将传统与创新紧密联系起来,改进产品体验、改变与用户的连接方式,从而让资源真正重新配置,产生强大化学反应效果。当然,在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这块,也可利用“互联网+”改变传统作业模式,但加什么?怎么加?怎么联系实际创造效益?且看下文。
资讯频道文章B

  当前国内能源发展与利用遇到了一个又一个的棘手难题,对此,建设部中国智能建筑专家网华南分网专家委员、深圳市信息行业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杨俊博士就智能制造大趋势下的能源及可持续发展谈了自己的看法。杨俊博士表示,虽然这个话题谈的火热,但真正去实践却有很大难度。

  发展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

  纵观全球,如今各国经济增长缺乏动力已是客观事实,在这种形势倒逼下世界各国又衍变出很多解决方案,如欧美国家再提工业化,德国提出工业4.0,而中国也提出了中国制造2025,也就是我国政府提出的由制造业大国变成制造业强国十年的行动纲领。但发展工业又不得不面对棘手的环境问题,现如今在国内,环境污染严重、产能严重过剩、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面对如此严峻形势,我们该如何解决此难题?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及时调控、调整产业结构、增强竞争力;从企业层面来说,要极力配合政策引导,努力做好节能减排,另外要通过降低能源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来赚取利润,这就是发展能源及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

  我国企业在节能减排领域所面临的挑战

  我国在199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了节约能源法。据了解,1998年我国遭遇了第一次全国性的能源短缺,那时候节约能源法重点是讲节约能源、提高能源的经济效益,但彼时由于规模小等原因,普通民众对环境污染还没有切肤之痛。

  时间来到了2007年,此时的环境问题已经被舆论推向了风口浪尖。对此,节约能源法增加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的板块,在我国十二五规划的第一年,国家发改委又发文要求万家企业建立能源管控系统,这充分说明政府已经把能源管理上升到了国家层面。

  目前我国各行业的能源消耗比例不尽相同,毋庸置疑,重工业首当其冲占了70%、其次是轻工业占了15%、商业10%、农业5%。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用能经常忽略的问题包括,企业每月花了几十万元、甚至几千万元的能源费去哪里了?企业的能源费真正用到产品生产上又有多少?能源利用率,企业的能源管网是不是真正出尽了全力?企业的能源管网存在哪些安全隐患?企业每月应该花多少能源费用才是最合理?因此,依靠有效的能源管控手段,切实有效地开展节能降耗和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当然,在践行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路上,企业也面临着很多问题及挑战;一、没有统一的能源统计方法;统计算法不够完全合理与完善;二、没有积累起可用于分析和查询的能源 数据库,其结果最终导致:能源数据缺乏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和灵活性,使得采集来的能源数据不能有效的服务于生产;三、基础统计信息不尽准确和全面、用能单位能源数据汇总体系不完善;四、数据汇总工作复杂、庞大,而且极易出错;基于海量数据的分析更是困难;五、缺乏必要的工具和系统平台;缺乏能源数据的分析工具;六、能源信息的缺失和失真,导致不能形成正确的决策,或使决策者茫然。

  能源管理保障企业核心利益

  面对日益复杂的能源减排问题,切实有效的能源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能源管理是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和方式,对能源的生产、分配、供应、转换、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工作,以达到经济、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能源。它的目的在于节能、利用新能源及减排。

  能源管理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能源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制造产品,现如今我国产能过剩、成本增高,而能源管理能够解决的问题包括,第一、能源管理的基础是数据,建立能耗数据采集、计量、统计、分析,以及能源报表等制度,完整、及时、全面地反映企业能源消费情况;第二、建立能源指标体系,分析企业能源消费优劣,为企业能源消费的计划和控制提供必要的技术手段;第三、建立统一的能源统计方法,使得统计算法更加趋于合理与完善;第四、完善数据库、提高准确率;第五、建立切实可行的工具和系统平台、能源数据的分析工具。

  能源管理的意义在于能对能源的生产、分配、应用、转换、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工作。其目的包括节能、新能源利用、减排,能源管理其实就是节能减排加新能源技术的应用。

  能源如何管理?依靠什么平台?

  能源管理依靠的是能源管理中心(EMS),能源管理中心应是依据ISO50001和GB/T23331《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开发的能源管理体系支撑平台,用于规范企业的能源管理,旨在降低其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管理标准、帮助企业贯彻国际和国家能源管理体系标准。

  建立企业能源管理体系,可以切实有效地达成很多目标,包括,1、能源管理中心的管理手段使企业能源管理工作满足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实现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有效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2、利用过程方法对企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实现对能源管理全过程的控制和持续改进;3、为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方法、挖掘和利用最佳的节能实践与经验搭建良好平台;4、提高能源管理的有效性,并改进其整体绩效;5、使相关方确信其已经建立了适宜的能源管理体系。6、帮助企业采用“策划-实施-检查-处置(Plan-Do-Check-Act, PDCA)”方法,有助于实现管理承诺和能源方针,并达到持续改进的目的。

  能源管理中心(EMS)的“职责”所在?

  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中心(EMS)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进行能源采购贮存、分配转化、使用放散等各环节的综合监测、调度和平衡优化,从而实现系统节能和管理节能;

  为企业领导、能源管理人员提供整个企业的能源数据。通过对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能源消耗系统的监控、日常管理、能耗分析、重点工序和设备管理等功能,帮助制定考核等制度,提高能源管理智能化;

  通过采集生产工艺数据、能流数据,支撑实现集产品计划、能源计划、能耗实绩的综合管控;

  可作为政府对企业能源的监管平台,对于企业的能耗进行统计分析及趋势预测等,包含用电、用水、用煤、用油、用热的各类能源消耗,实现宏观能源监测、分析及管理;

  实现企业的集中扁平化管理的一项新技术,实现各类能源数据的分散采集、集中管理和数据统计与分析,帮助用户全面掌握配电、水循环、热力、原料供给及能源动力系统的能源消耗状;

  可计算和分析各种工序、工艺、设备能耗标准,评估各项节能设备和措施的相关影响,并通过WEB把各种能耗日/月/年报表、数据曲线、分析结果等发布给相关管理和运营人员,建立更有依据更有效果的节能体系。

  通过统计与测试结合,达到能源管理的目的,根据统计期内能源消费实物量平衡表,利用有关数据和各项统计数据审查平衡表的正确性。按照能源流程的四个环节,以全入能平衡为基础,研究能源进入和支出量的平衡关系。通过对能源实物量平衡表的分析,审查各项损失量及原因,对不合理或者损失大的部位进行分析,挖掘节能潜力。

  能源管理中心(EMS)带来的节能福音

  1、降低生产成本

  企业建立起能源管理中心,能及时发现高耗能环节,可降低企业生产成本。例如,某煤矿通过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发现了长期非法用电漏洞,每月为企业节能电费开支50余万元;再如,某企业某工序的能耗始终高于同行业水平,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后,发现了由于生产工序操作不当造成的电力浪费,通过严格管理每月节省电费10余万元。

  2、降低仓储成本

  企业建立起能源管理中心,智能化的实现以生产计划生成能源使用计划,避免由于能源粗放型的管理所造成的能源成本过高等问题。并能根据生产的变化,自动进行能源调度,避免了生产中能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益。

  3、提供企业节能考核手段

  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为车间、班组节能考核提供依据和考核方法。

  4、提供企业内部能源审计工具

  EMS提供企业能源审计所需要的各种数据和审计工具,方便企业进行内部能源审计,及时发现不合理的用能环节,有针对性的进行节能技术改造。以保证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降耗的指标要求。

  5、监测污染物排放

  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可实时监测企业污染物排放数据,及时发现高排放环节,及时进行治理,免受超标排放的罚款。

  能源管理中心(EMS)通过自动化、信息化手段对企业用能全过程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监控、分析、优化、决策,实现对生产要素、物料消耗的动态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和优化,能耗数据一目了然,特别对于关键设备、能耗高的装置设备,能效低于一定数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警报,是降低能耗的一记重拳。据了解,能源管理中心(EMS)2013年底开始试运行,截至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大规模应用。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位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世界地位举足轻重,但随之而来的就是能源供需持续增长,基于此,中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对策,加快发展绿色清洁能源,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努力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节能减排已是世界共识、我们有责任还后代一个洁净的家园。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