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关于家用摄像头的口水战争论不停,先是92后女生致360周鸿祎,再有家用摄像头IP破解软件和IP地址被兜售形成灰色产业链。所有争论矛头直指监控与隐私之间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矛盾,在这个满大街监控的时代里,我们将摄像头搬进了自己家中,到底是增加了安全感,还是连最后一点隐私都不得自主。到底是谁动了我们的隐私?
近些年,随着安防意识逐渐深入日常生活中,民用监控的市场渐渐呈现暖意,家用摄像头逐步走进千家万户,一定程度上为居家生活,看家、看护老人、小孩、宠物等方面带来便利,为一部分刚需人群解决后顾之忧。
市场是巨大的。对于传统安防企业而言,消费型市场一直是一块难以啃食的巨大蛋糕,前两年战略转型进军消费类市场的口号四起,厂商们也都有了一些动作,成立了一些旗下民用品牌,与此同时,以小米、360为首的互联网品牌以智能摄像头进入,凭借互联网的优势和强劲的市场营销手腕在短短两三年成功抢夺了一部分的市场。
几年发展过去了,行业巨头家用品牌全球用户也仅仅突破千万,这与全球家庭用户总数相较不过杯水车薪,其他品牌民用产品更是发展曲折,这两年安企的宣传策略也不再重点放在消费类市场,消费类市场始终难以迎来春天,与此同时带来的一系列后遗症也逐渐涌现出来。
在跨界转型成为产业集体的走向时,仍然有一些企业在交叉路口选择了前行,笔者在去年采访过宇视为何不跟随互联网潮流向消费类市场拓展,宇视闫总的回答一直让笔者记忆犹新,“中国互联网这种爆炸式发展主要依靠是(对比欧洲,同一语言)超大人群的红利,可以在短短的几年内成长的非常快。但这种增长如果没有后继的技术支持不断升级,是有天花板的,如果没有更长远的技术投资和创新,小货车互联网创新难以支撑企业或一国长期的技术发展”。
而对于中小企业,则更多的出于企业定位考虑,美赞美的唐总也认为消费型市场需要规模化效应,需要庞大的投入以及持续的品牌影响力,需要投入太多的精力去进行市场铺垫和基础营销,而对于长期专注于行业市场的传统安防企业,以消费市场为重心的话很容易被互联网品牌和家电行业巨头们碾压,有可能会迷失掉自己,使得投入和产出无法取得效益甚至无法平衡,从而使得企业出现生存危机。
当然利润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量因素,家庭用户多以单品为主,在价格和用户上传统安防企业难以和互联网企业相较,单品的利润空间本就小,价格战之下的利润降到最近,传统安防企业玩不起。
这是一个隐私与无隐私时刻博弈的时代,互联网、信息化的突飞猛进,我们的生活里或多或少的每天被强行推送各类信息,我们的手机号码、购物记录、兴趣爱好等各种各类信息被当做商品贩售,日常生活被监控直播,关于隐私安全的巨大漏洞已经难以弥补,看似安全的时代里,每个人都好似透明前行。显然这一场隐私的博弈之中,多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厂商的产品、用户的教育、平台的审查等都是问题所在。
互联网品牌新的营销手段、新的应用领域、免费的噱头已经将市场搅得鱼龙混杂,如何才能将隐私裸奔的漏洞弥补上,还需要踏踏实实做技术做产品的安防企业用技术和产品替代,才不会打开家庭监控手机端用户突然多了几个不是添加的用户,才不会原本对着门口的摄像头突然转了个方向对准了客厅,才不会在直播平台里看到了自己在某餐厅某商场的囧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