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行业规模高达
6000亿元(中国)的庞大市场中,AI+安防成为产业升级的重要领域,传统安防大鳄与新兴AI创企们同台竞技,形成了新老两大势力阵营。
面对众多新兴 AI 企业加入的安防市场究竟有着怎样的竞争格局?行业同时还存在哪些机会?本次邀请上海增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兆坤,就AI+安防创新应用方面进行了畅谈。
Q:a&s总经理、总编辑 关玉娟
A:上海增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霍兆坤
Q:人工智能技术从 2015年开始直到去年下半年一直是创业的热门领域,但最后一环的商业化却一直是个难题,增容在最后一环的商业化有什么做法,以及技术商业化的最大难题是什么?
A:最后一环的商业化是所有公司面临的共性难题,中国的安防市场已经形成了行业的固化,原有的品牌也已经形成了行业垄断。这几年大部分互联网的用户比如阿里、百度等,以及互联网新贵Face++、商汤等,凭借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模式已切入了安防领域。
针对技术商业化,安防领域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做的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行业时间周期非常长。要做安防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同时要深耕细作才能真正找到行业的出路。以我们技术商业化的路径来讲,首先要提前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发现行业的盲点、亮点及商业机会,然后进行快速地产品布局以及典型用户的积累。增容在2016年把视频的结构化和智慧化已经做了完整的产品线布局。2016年年底已经和南京市公安局做了完整试点,试点完成后我们已初步完成实验室产品到产品商品化最大一步,之后再和各地传统的安防集成厂商进行渠道化对接。
技术商业化最大难题是大家能否看到未来。目前增容商业化的大致做法是:高起点,通过绝对技术的方向引领制造尚未被发现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之上我们再进行深耕细作。举个简单的例子,2014与2015年,商汤和Face++发现了人脸市场的潜力。中国传统安防当时并没有特别重视人脸,但是今天来看,无处不在谈人脸。
那么人脸之后真正的商机在哪?或许是视频质量检测、是基于行人动态分析,更或许是基于人车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融合的权威数据的分析和透视。所以增容自身在商业上是真正的站得高看得远。增容从技术的高度开始,然后做好产品和示范,再进行产品的推广。因为技术的迭代性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但总比同质化竞争要强很多。
Q:面对安防产业的海康、大华等品牌的竞争,增容针对安防行业的市场策略是什么?
A:事实上海康、大华等品牌企业针对终端特别是安防领域用户的贴身防护已经达到了最高等级,基本上只要有新技术、新动态、新需求第一时间都会反馈给他们。增容的机遇在于用户对新技术、新需求、新应用的兴趣及对新商业模式的兴趣。所以这四个“新”是增容针对海康等这些传统企业破局和突破的所在点,而突破之后形成的细分市场和行业示范的优势可以对传统渠道进行改革和推动。
目前安防行业已经进入一个新时代,传统以高清、点位为需求的安防已经变成过去式,新的以智慧、行业细分化应用为核心代表的安防消费必将变成全新的趋势。在这个领域,增容和行业巨头比,具有行动效率高、模式创新优、产品反应快以及自身产品的智慧化程度和方案集成度高这些特点。如果海康、大华等这些行业巨头是地面上庞大的象群,那么增容则是空中飞行的猎鹰。
Q:“算力、算法、数据“是人工智能的三大要素,增容的优势在哪些方面?能为行业用户带来哪些价值?
A:增容的价值在于算力的精准化、边缘计算产品的引领。边缘计算是一个万亿级的市场,随着计算能力与功率消耗的瓦特之间的比例达到一定程度后才出现的新兴事物。在算力领域可以做到精细化划分同时完整推出基于边缘计算产品的企业中,上海增容在国内属于领先地位。
基于边缘计算的产品和基于云端的产品进行结合,给用户带来了完全智力结构的变化。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前端的智慧化对所有公安网络的应用进行整体加速和局面变革,所以增容真正的优势在基于算力的边缘计算。
上海增容有着脱胎于中科院自动化所的核心团队,在全国大致分布着500多位视觉、大数据算法优化等相关领域导师级的教授和专家。这些教授和专家是增容针对行业应用进行精细化赋能的关键和核心点,所以增容是一家有着一批优秀的基于算力的精准化划分和大量算法的领军人物并逐步在行业用户数据方面进行发力的企业。是一家慢慢形成行业数据多维拓展和积累,最后反过来用数据来反哺算力和算法的精细化,从而形成以“算力、算法、数据”和行业应用原型为主要要素的人工智能公司,安防是我们其中最主要的一块业务。
Q:在 AI+安防市场,不管是传统安防巨头,还是 AI 创企,其市场竞争关键已经从单纯的“技术”上升到了“生态圈”的构建,包括软硬件研发、平台开放以及合作伙伴的招揽等等,增容对行业生态圈的构建的做法观点是怎样的?
A:安防市场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加入,本身的技术跨域特征已经非常明显。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具备足够的开放性和兼容性才能在竞争时代遥遥领先。所以构建生态圈、形成开放式平台以及商业共同体,这些是行业里的普遍做法。但是也有完全封闭式生态圈的构建,比如海康、大华;半开放式生态圈的建设,比如华为、海思;还有全生态开放的,比如英伟达等。而增容则是高端生态引领下的人工智能生态建设。前面提到上海增容有500多名行业资深导师、博士,这些相关资深人士都是在基于英伟达体系上进行互相协同的算法、算力和数据的应用。这些应用给行业带来了新的生态——基于知识的经济共享。
增容希望未来的生态圈第一是足够开放,可以容纳更多的硬件厂商做好底层知识;第二是协议开放,可以把目前国内国际流行的编解码、设备连接和平台连接协议在开放的生态圈打通;第三是跨平台开放,不但是人工智能的开放,也包括物联网及传统市场的开放;第四是要有国家的标准,增容是SVAC联盟最早加入的成员之一。增容在相关国家标准的引领下做行标和企标的定制,从而对生态圈形成有松有紧、有进有出的格局,对用户形成真正有价值的赋能。
Q:由于受到国家在公共安全视频监控领域联网建设的要求,视频监控智能化发展必须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不仅包括摄像机硬件与智能应用之间的标准,还包括智能摄像机提供的结构化数据标准。随着智能前置化,后端云计算、大数据应用可以直接利用前端摄像机提供的结构化数据,效率更高,标准化建设也将成为未来前端智能带来的又一大影响,您对标准化有怎样的看法?
A:刚才已经提到开放和标准化的问题,标准化是所有业态做大做强的基本依据,人工智能和视频监控真正的价值在于数据的标定、识别、加工及应用。随着增容现在推进边缘计算的能力,增容可以在前端的摄像机实现完整的视频结构化提取。随着智能、计算模型的前置化,这些数据对后端的云计算和综合决策及指挥中心带来了业务流程本质性的改进。现在国内正在推出基于人工智能行业标准的建设,增容一直积极参与SVAC相关国家标准的建设,同时增容也会从企业的角度逐步向行标靠近,尽快设定自己的行业标准。吸取更多生态链公司和我们合作,往国标领域进行靠近。
Q:人工智能时代技术与产品更迭速度加快,虽然能给用户带来新的价值,但对于用户的投入成本而言也是相当高额的,如何平衡技术迭代与产品生命周期的矛盾,让用户的投入能获得持续的回报,如实现原产品技术的在线升级等?
A:不管是人工智能还是传统安防时代,设备采购是一个落后的商业模式,产品生命周期迭代的矛盾实际上是我们对资产和服务之间认知的问题。安防在进入智慧化、人工智能、物联网的后半场的时候,未来公共安防领域用户只需要关心数据+服务即可。
上海增容作为智慧硬件研发、智能算法推进的企业,我们通过在线更新算法就可以实现硬件的二次复用和多场景化的拓展应用。通过优化算法模型,可以让前端的计算能力和硬件的生命周期得到更好的发挥。我们在人工智能软硬件的迭代过程中,只对用户提供用户关系的数据+服务的模型,不但给用户带来整个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还给我们带来源源不断的基于大数据服务业务的提升。
Q:大数据是人工智能应用的支撑,但在安全、交通、金融等行业,数据是核心的资源,且受到行业的保护,AI企业在这方面资源要相比传统安防企业弱,未来应该如何扭转这个劣势?
A:传统安防企业大多数数据实际上并没有大数据化,而是程序数据。因为这些数据没有被解读,里面有效数据没有被挖掘。人工智能企业基于现有的数据模型和数据积累方式,与传统的安防企业并不存在谁弱谁强的问题,只是存在谁起步早、谁积累深的问题。
去年海康、大华全面转型物联网+人工智能,而大多数人工智能企业两年前就已经开始类似数据的获取和积累。大量的人工智能企业又和BAT这些互联网大数据企业进行合作,利用他们的权威数据对视频数据、图片数据进行赋能,而海康、大华在这方面的合作相对来说会慢一些。
人工智能企业由于它的新生特性,对数据有天然的亲近感,对算力、算法有天然的敏感度和成熟度,他们和BAT合作或者和用户进行现有的数据积累,和传统安防企业对比既有优势也有劣势,但是优势大过劣势。增容已经在模型、算力和初步的数据积累上有了一定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要做的是合纵连横,与跨行业、互联网应用数据、其他非结构化数据、传统安防结构化数据进行结合,从而逐渐变成大数据企业。因为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在未来必然是密不可分的,二者合二为一的趋势非常明显。
Q:当前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在行业的应用,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误报率太高、没有足够的标注数据去解决问题等状况,如何解决当前这个主要的难题?
A:我们目前处在人工智能1.0的阶段,虽然存在不少问题和误报率,但一般情况大家对它的容忍度还是比较高的。比如人脸识别,从千分之一到万分之一的误报率,远远高于我们人脸的特征。在一个特定的行业只要我们有足够的数据积累和标定,误报率的问题和智能化的问题也只是时间问题。传统的安防是解决不了智能化问题的,所以一个人工智能公司应该关注于数据的积累,增容这两年来逐步和50多家安防行业企业进行了深度合作,积累了大量行业数据。我们的模型已经逐步变得丰满起来,而且这些数据未来是开放式共享给我们生态圈的合作伙伴,提高他们的行业竞争力,降低他们的业务类型误报,提高他们算法和算力的价值。
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人工智能必然比人脑在某一个单一领域强一些,增容是用开放式的模式帮目前几十个行业积累的数据开放给用户,来进行数据的标定和使用,以提升人工智能生态圈的企业对传统企业赋能的能力。
Q:智能安防领域现在有大量的人脸识别技术落地,从省到市到县,在各个场景下发挥了重大价值,在这样的趋势背景下,未来市场会诞生哪些新的商机,或者增容在做哪些未来的准备应对市场新的需求?
A:国家的治理已经从单纯的视频需求变成视频联动需求,我们不光要让视频会思考,还要让与视频相关联的设备、应急、预案和人员都行动起来。在这个场景下,我想是一个蕴含着巨大商机和巨大维度的市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未来机器人24小时社区巡检代替传统的安保人员,光这一个的数据量在智慧化社区里就是几百万台的需求量。将来人工智能不光是在机器视觉方面的智能,还包含了面向机器人、物联网的智能。在安防市场上,人脸只是开了一个小小的窗口。
通过这次采访希望《安全&自动化》杂志相关的忠实用户能够看到上海增容这样一个开放式公司与大家合作的信心,也希望更多参与人工智能和安防的企业与我们合作。安防现在是一个巨大的红海,但是基于人工智能和新场景的安防却是一个巨大的蓝海,今天增容正在用开放的硬件、开放的平台、开放的算法引领这一市场,希望大家与增容合作起来,共创智慧安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