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热点——
深中通道建成通车,火灾防治创新技术
全长约24公里的深中通道集桥、岛、隧、水下枢纽互通于一体,是粤港澳大湾区核心交通枢纽,其中的深中隧道为目前世界上最长、最宽的海底钢壳混凝土沉管隧道,在伶仃洋水下40米深处,长达6845米,每天通车量有望达10万辆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隧道内的“超宽特长海底隧道通风排烟及防灾救援关键技术”,科研团队接连攻克了沉管隧道通风排烟、消防及防灾救援等一系列创新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在海底沉管隧道火灾防治方面的多项技术空白。其中,世界首创的海底沉管隧道顶部横向排烟道技术尤为出色,排烟效率提高了42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为超大断面、互通式海底隧道构建起一整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防火排烟技术体系,为隧道火灾应急救援、人员疏散争取了更多时间。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
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围绕“以共商促共享 以善治促善智”主题,聚焦大模型、算力、机器人、自动驾驶等重点领域,集中展示一批“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最新成果,首发一批创新产品。
今年的大会展览现场继续呈现大模型涌现的现状。在大模型相关的首发首秀中,包括商汤科技“商汤日日新5.5”、科大讯飞“讯飞星火大模型V4.0”、星环科技“基于AIPC的星环无涯大模型”、百川智能“最新一代基座大模型Baichuan 4”等新一代模型,还有蚂蚁集团“基于蚂蚁百灵大模型的‘支付宝智能助理’”等模型应用,以及华为“昇腾AI全流程使能平台”、第四范式“先知AIOS5.0行业大模型平台”等平台与系统。
大会展览展出25款人形机器人,现场发布全球首个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以及国内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开源社区。特斯拉首发Optimus二代,宇树科技展示国内首款实现奔跑功能的全尺寸通用人形机器人H1。傅利叶、达闼、云深处科技等企业也带来超20款智能机器人。
中国移动带来“九天基座大模型”及“5G-A×AI新通话”;中国联通展出“元景1+1+M大模型”,即1套基础大模型、1个大模型底座、M种行业大模型的大模型体系;中国电信的全栈自研展区展示依托云网算力、自研算法等核心技术研发的创新成果,中信集团首次展示特钢行业全球首座“灯塔工厂”技术。
安森美将携创新的智能图像感知产品组合亮相Vision China(上海)2024
智能电源和智能感知技术的领先企业安森美,将携最新的图像感知技术及方案亮相于7月8-10日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举办的中国(上海)机器视觉展暨机器视觉技术及工业应用研讨会 (Vision China 2024),展位号为E2-2216。
安森美提供丰富的智能感知产品组合,推动智能家居、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工业自动化、机器人、物联网等应用的蓬勃增长。本次Vision China上,安森美将展出一系列创新的智能感知方案,包括:高速工业检测方案、最新iTOF运动深度感知方案、低功耗相机方案、8K摄像机方案、20MP工业检测方案、近红外方案、双目立体相机方案。
上海将出台大模型赋能制造业方案
截至本月中旬,上海已有34款大模型通过备案。经历“百模大战”,AI大模型今年迎来应用爆发元年,场景多集中于金融、医疗、办公、娱乐等,工业领域少有问津。不过,这一局面正被老牌制造工厂率先打破。振华重工、大型石化企业等也已经或计划把制造核心环节托付大模型。大模型与工业企业双向奔赴,大模型可在制造场景中收获真正高质量语料,制造领域专家则可扮演大模型训练师的角色,大模型介入制造的效益是可计算的。由此,我国制造业因人力等要素成本高企而向东南亚等地转移的可能性有望被消解。上海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25%以上目标也有了实现路径。制造业才是AI大模型应用的主战场。据透露,上海正酝酿出台大模型赋能制造业发展相关方案,预计下半年发布。
中国移动:打造“AI+”产业高地 助力雄安数字化建设
在目前AI发展面临的诸多痛点中,“算力限制,能力不够”的矛盾非常突出。作为第一批落户雄安新区的央企,中国移动一直以来致力于打造稳健的算力网络。
去年,中国移动河北雄安新区分公司圆满完成了在雄安新区开展全国唯一E波段高容量微波试点测试工作,试点区域5G覆盖率提升了18%,网故障率下降了51.88%。依托E频段高通量微波,开通了20个5G基站,为16万名用户提供了优质的通信服务,有效提升了网络健壮性和业务承载能力。
在雄安新区,中国移动的算力网络正全面发力。除E波段频率的使用外,今年2月,中国移动在新区完成了超大上行特性的创新方案验证,实现了现网580Mbps的超大上行速率。同时,在雄安新区白洋淀完成了5G-A通感一体鸟类保护及应急场景试点,成为全国首例5G-A生态保护场景创新实践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