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重复建设、资源浪费、政绩工程……“智慧城市”建设浪潮在席卷我国的同时,还给人们留下诸多不佳的印象,甚至变成了房地产炒作,劳民伤财。如何拨乱反正,让智慧城市建设回归健康发展的道路上去?日前,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住建部等八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到2020年,我国要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聚集和辐射带动作用大幅增强,综合竞争优势明显提高,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网络安全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意见》中提出的“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的目标,将从哪些层面发力,提出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推进措施?
合理顶层设计 下好全国一盘棋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宁家骏认为,我国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很少关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城市特点,盲目模仿其他城市,跟风建设,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智慧城市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截至目前,我国已有400多个城市宣布建设智慧城市,覆盖东、中、西部地区,经过数年的建设,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从概念走向落地,从试点走向普及。” 住建部总规划师唐凯在近日召开的第九届中国智慧城市大会新闻发布会上如是介绍。随着包括智慧城市发展内容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全面实施,中国的智慧城市建设将更加符合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和产业经济发展规律,要素资源投入的综合效益和配置效率将会明显提高。据IDC预测,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及发展的投资将显现持续增长势头,全国未来10年的总投资将达到2万亿元。
然而,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艳丽指出,当前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存在三大症结:第一,技术驱动的特征比较明显,智慧与城市脱节,没有实现信息技术与城市各功能模块的深度融合,解决不了深层次的矛盾;第二,智慧城市规划相对主观,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第三,重硬轻软,制度保障弱,实施难度大。
《意见》针对性地提出,要以城市发展需求为导向,根据城市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特色、信息化基础等,应用先进适用技术科学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对任何国家或地区而言,智慧城市建设都是一项系统工程,一般情况下包含了网络、共性平台、信息资源、应用系统和服务渠道等层次,如果缺乏整体的战略设计是难以为继的。发达国家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几乎都制定了较合理的计划,既注重硬件投入,更注重软件开发,加强发挥政府的引导和带动作用,确保智慧城市建设中各行各业之间的有效对接和互联互通。2009年6月,英国发布了“数字英国”计划,明确提出将英国打造成世界的“数字之都”,在2012年建成覆盖所有人口的宽带网络,伦敦市就政府如何更好地提供便捷的公共服务先后提出“电子伦敦”和“伦敦连接”计划。韩国首尔市为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城市公共管理中的应用,将首尔建成世界领先的商业城市,也于2006年提出了“U-首尔”计划。
我们注意到,我国尚未有统一的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无法据此对地方智慧城市建设予以规划。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对2013年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情况所做的总结中也同样指出,目前,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统筹管理和顶层设计不全面、不清晰的情况。智慧城市建设目前还未形成国家层面的总体规划设计,没有明确牵头部门,有关管理职责不清楚。各地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参差不齐,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实用主义现象严重的情况,造成投入成本增高、资源利用率低等严重后果。针对上述难题,《意见》明确,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
当然,顶层设计不可能一次到位,也难以要求所有的部门完全按照一个刚性的框架开展建设。可行的做法是由易到难,建立框架,层层推进,逐步深入地进行改革。而城市人民政府是智慧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细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智慧城市建设健康有序推进。
对接新型城镇化 以需求为导向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人们对城市的评价也日益多元化,更加注重城市软实力发展,毫无疑问,智慧城市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新主题和新动力,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智慧城市要体现特色,必然要从新型城镇化的角度出发,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京津冀三地利用石家庄市电视塔开展了大气梯度监测,这也是全国首家投入使用的大气梯度监测站。目前,该监测站采集的20米、86 米、116米、200米不同高度的TSP、PM2.5、PM10、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数据以及20米独有的能见度、TVOC、激光雷达、粒径分布仪等监测数据,已经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和城市规划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我们了解到,今年河北省启动了“智慧环保”建设,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五级网格化环境监管体系,建设灰霾重点实验室,解析河北省大气复合污染的特征及成因,解决对雾霾成因、机理及防治对策缺乏深入研究的不足。这正是智慧城市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考虑地方特色需求,开发和应用相应信息网络技术的典型。
今年7月,11部委联合下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通知。据介绍,此次试点将按照城市设置和简化行政机构联动原则,探索新设市城市的行政管理模式,合理增设城市建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设置,提高行政效能,降低行政成本。而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作为城镇信息化的升级阶段,已经得到公认。
住建部已经将智慧城市建设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并通过智慧城市试点,探索新型城镇化模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崔俊芝表示,“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正式提出的一项任务,而“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发展的新阶段,是新型城镇化的具体体现。实际上,住建部也于日前宣布第三批智慧城市申报试点启动。
国家行政学院有关专家认为,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智慧城市建设没有千篇一律,而是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居民为中心”的建设思路,需要在充分考虑城市所处区域、城市发展规模以及新旧城区差异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合作、优势互补。例如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位于伦敦西南的萨顿镇,由于紧邻一些被拆毁的建筑场地和废弃的火车站,在建造过程中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大大降低了成本。通过安装智能的太阳能装置、雨水收集设施等措施,零碳社区与普通社区相比减少了81%的供热消耗和45%的供电能源,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零二氧化碳排放社区。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素有“自行车之城”之称,为了保持城市特色,倡导绿色出行,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点等服务设施外,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通过信号系统保障自行车出行畅通。
运用新兴信息技术 支撑智慧城市发展
不用搜遍互联网,只要登录“政务云”,就能查询到衣食住行、教育科技、健康卫生、文化娱乐种种信息,就连菜市场卖什么菜品、各大银行ATM机、加油站“地图”、道路交通实时路况都一览无余……武汉市投资360多万元打造的“武汉市政务云数据网站”将于今年年底前正式上线运行。专家认为,大数据将成为各地政府转型发展的新机遇,应充分发挥四轮驱动优势,实现政府部门转型。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胡瑞敏说,大数据在政府转型中将起到重要角色。政府部门能够集中人力物力进行本部门的业务运转,从而减轻政府行政负担,能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面向公众的公共服务,提高政府效率。
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这些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如何运用好这些新技术,开发出满足城市运行发展需求的应用和产品,成为打造特色智慧城市的关键因素。
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是智慧城市的“神经”,为智慧城市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物联网是智慧城市的“血管”,使得智慧城市实现互联互通;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心脏”,所有数据、所有服务都由它来提供,所以它是一个“心脏”,为城市各领域的智能化应用提供统一的数据平台;而大数据则好比智慧城市的“大脑”,是智慧城市建设发展的智慧引擎,在这些新技术与新应用的支撑下,智慧城市得以快速推进和发展。
如果有一个统一调度云平台,从春播时就进行农超对接;种植时,将气象数据结合起来;喷洒农药时与气候、风力结合;果蔬成熟时避开物流瓶颈,那么,毋庸置疑政府的投入资金将变得更有效率。云计算中心的人、机、物、智的大脑可以联系从天上到地下,甚至水里,抑或地面。将后台存在智慧平台比喻为大脑,统筹人、机、物智。资源加模式加智慧,将是未来智慧城市的优化路线。云计算数据中心正在各个地方、各个城市普遍建设,除了提供传统虚拟化服务以外,在上一层还提供定位、计费、认证、支付等服务,很多城市将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相结合,形成手机上很多的应用,在手机上可以实现城市一般情况下的电费、水费交纳及相关查询。
在日前举行的百度世界2014大会上,百度发布了多款智能硬件新品,其中智能筷子“百度筷搜”成为最受期待的智能设备。这种筷子拥有智能检测回锅油、饮用水酸碱度和水果甜度、品种和产地等特色功能,可连接智能手机,随身携带使用。智能筷子的背后是强大的物联网,物联网可广泛应用于环境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城市管网状态信息、能源能耗状况和各种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日常管理和应急指挥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信息。物联网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定位跟踪,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跟踪技术,通过计算信息界点和目标节点的电磁波传送时间来实现跟踪定位。
随着智慧城市的发展,云计算的发展使得智慧城市中所要处理的数据越来越多,数据类型也越来越多,于是大数据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开始逐渐普及。大数据是智慧城市建设的产物,大数据将遍布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从政府决策与服务,到人们衣食住行的生活方式,再到城市的产业布局和规划,直到城市的运营和管理方式,都将在大数据支撑下走向“智慧化”,大数据成为智慧城市的智慧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