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3D传感需在原有的RGB相机模组外再加上具备VCSEL的红外线激光感应模组,2017年行动装置IR产品的市场规模将达1.45亿美元。
在苹果(Apple)、三星(Samsung)相继传出新一代手机将搭载3D传感镜头后,3D传感技术热度持续提升,拓墣产业研究院最新研究显示,智能手机搭载3D传感预计将率先用于
人脸识别,且由于3D传感需在原有的RGB相机模组外再加上具备VCSEL的红外线激光感应模组,将有助于推升2017年行动装置IR产品的市场规模,预估将达1.45亿美元。
2013年苹果并购PrimeSense,因此获得3D传感技术,后续有望在智能手机上支持人脸识别功能。拓墣穿戴装置分析师蔡卓卲表示,智能手机上的3D人脸识别功能,和一般认为透过3D人脸模型进行比对的方式有所不同。考虑到精细的3D传感对硬件带来的负担太大,厂商为了达成识别能快速反应的目标,较可能采用传统的2D人脸识别,并辅以3D传感来判定是否为真人。
蔡卓卲指出,3D传感能藉由获得传感范围内的3D景深图,以此建立3D模型,但传感范围与精细度会与硬件效能需求成正比,会影响处理运算所花费的时间。因此,在目前市场上AR应用不多的情况下,即使透过3D传感提升AR效果,对智能手机的附加价值也并不高,另一方面却得付出硬件成本、耗电量提高等代价,导致厂商对此兴趣缺缺。
反观安全性层面,由于3D传感能提高人脸识别的安全性,毋须完整描绘出细致的人脸3D模型,便足以判定影像是否为真人,更可快速传感反应,并应用在装置解锁、行动支付等身分认证。蔡卓卲表示,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除了安全性之外,速度与便利性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因此除非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性,否则消费者不会倾向舍弃快速的密码、指纹方式,改用需耗时更久的精准3D人脸识别。
蔡卓卲进一步表示,由于搭载3D传感组件势必导致硬件成本提高,预估一开始导入3D传感组件的机种将仅较高端机款,且产品种类自2017下半年开始才会逐渐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