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20.12.11 发布日期:2020.12.11
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数据存储引来了独开生面的变革。1951年,磁带首次被用于计算机上存储数据,在UNIVAC计算机上作为主要的I/O设备,称为UNIVACO,这是商用计算机史上的第一台磁带机。1956年,由IBM公司制造的世界上第一块硬盘(350RAMAC)诞生。两者本质上都采用电磁感应原理,但却被分为鲜明的两派,并日后在存储量、读写速度、性价比上展开了角逐,由此展开了一场改变人类历史的数据存储的大战。 数据被视为21世纪的石油,其蕴含的价值正不断被人们开采,甚至有人提出,数据应用水平已经成为数字时代左右企业成功的胜负手。但遗憾的是,数据每天都处在一边产生一边流失的状态,不仅让数据价值挖掘的工作一筹莫展,而且这些损失无法用准确的数字进行估算。 让数据能够安全及稳定地存储、备份,在应用时能够被快速调取、恢复,已经成为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共同挑战。面对数字化趋势,安防行业亦到了转型的分岔口,不仅面临着智能技术升级的压力,而且还面临着数据存储方案选择的难题: 一是安防产业正在积极推进自身的智能化转型,这意味着如果还是延续传统的的方式,将无法真正地进行创新;二是安防数据不仅多样而且海量,对于存储的性价比的需求日趋强烈;三是国家与用户对于社会稳定、信息安全、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甚至对有些数据提出了永久保留的需求,对于目前的行业主流存储介质(如硬盘)而言,由于自身的结构束缚,存在着不小的压力。 在智能安防时代中,随着高清的普及,对于视频存储的时长与数据分析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组合需求正在提升视频监控存储方案的成本,并对整体智能安防解决方案的可伸缩性及可管理性带来巨大的压力。云存储与对象存储被视为是新的最优选择,但对于大型的视频监控系统,从前端到上云的巨额成本让人望而止步,使得用户与集成商对于可扩展的边缘存储需求持续增长。对象存储在安防中的应用仍有待时间验证,由于本地S3协议的不支持,因此在监控的应用发展缓慢。行业迫切需要有新的存储模式,进一步强化方案的竞争力。 全局而言,智能安防的存储需求仅仅是国内产业数字化、信息化转型的冰山一角,5G、AI、无人驾驶、新基建等应用,将再次引发数据的“爆炸性”增长,在用户存储预算受限的前提下,新的存储方案的呼声越来越大,在新基建时代,新的技术与运用必将会不断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