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通过了格灵深瞳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的注册申请。至此,行业期待已久的A股科创板真正意义上的人工智能第一股之争尘埃落定,格灵深瞳出人意料的率先拔得头筹。
格灵深瞳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北京,比旷视稍晚,比商汤云从还要更早一些,是国内计算机视觉行业和算法技术的早期探索者和实践者。公司的主要技术落地方向是计算机视觉和大数据的应用,提供面向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领域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
创始人赵勇博士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计算机工程系,专攻计算机视觉和运算影像学,是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特聘专家。在创办格灵深瞳之前,赵勇主要的工作经历是在谷歌总部研究院任资深研究员,是谷歌眼镜创始团队成员。2019年,参与创办首都体育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并出任首席科学家。2020年,被北京市委、市政府评选为北京市劳动模范、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荣获北京市华侨华人最高荣誉“京华奖”。
报告期内,格灵深瞳2020年前五大客户分别为农业银行、尚博信、中金银利、易华录、朝阳发改委,占当期主营业业务收入比例分别为19.36%、11.55%、10.8%、9.86%、6%,总共销售金额占主营业收入比例为57.57%。
根据招股书,格灵深瞳报告期内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018年5196.35万元,2019年7121.07万元,2020年24271.56万元,2021年1-6月7218.8万元,2021年全年预计收入超3亿元。营收增速高的同时,毛利率也非常可观。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格灵深瞳2020年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为3508万元,扣非净利润(不考虑股份支付费用)也扭亏为盈,实现净利润1031.69万。作为一家高投入且尚在成长中的AI企业,能有此成绩实属不易。同时,格灵深瞳并未盲目拓新,也并未一心追求漂亮的营收数据。这也许是格灵深瞳IPO可以如此顺利的原因所在。
格灵深瞳打造了底层AI技术平台——深瞳大脑,并据此搭建起了核心技术体系,形成了五大技术方向:基于深度学习的模型训练与数据生产技术;3D立体视觉技术;自动化交通场景感知与事件识别技术;大规模跨境追踪;机器人感知与控制技术。
基于五大技术放心,格灵深瞳打造了三大人工智能产品体系:智源智能前端产品、灵犀数据智能平台和深瞳行业应用平台。
目前,格灵深瞳凭借过硬的技术能力和长期的商业化经验,已成功在城市管理、智慧金融、商业零售三大领域实现成熟的落地应用。公司提供的人工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得到众多知名客户的认可,各领域的客户数量快速增长。其中:城市管理领域已覆盖全国多省市的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政法委员会等政府机关或企事业单位;智慧金融领域已覆盖农业银行全国各省市的上千家分支机构;商业零售领域已覆盖中国石化、现代汽车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除此之外,公司在体育健康、轨交运维等更多领域进行前瞻性的布局,并与首都体育学院、中车电气等单位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未来公司将继续深入行业应用场景,不断优化算法模型,为各行业深度赋能。
招股书显示,此次IPO格灵深瞳拟募集资金约10亿元,其中,3.45亿元用于人工智能算法平台升级项目、1.55亿元用于人工智能创新应用研发项目;2亿元用于营销服务体系升级建设项目;3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格灵深瞳IPO的顺利获批,给目前平淡的AI行业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至于格灵深瞳在二级市场会有怎样的表现,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