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IT桔子统计,包括上述部分新晋独角兽在内,今年共有24家AI公司获得1亿美元以上融资,详见以下表格:
风投投资人对AI赛道的判断
国家政策层面,在2021年“新基建”屡被提及,相关政策接连发布。乘着“数字基建”的政策东风,人工智能风险投资在2021年达到了近10年的高峰,融资额高达2187.92亿元。
数据层面,我们看到每年有越来越多的投资方对国内的人工智能企业表示认可,至今有三千多家资方投过AI。这既是对政策红利的跟随,也是基于AI赛道长期发展的判断。
在三年疫情的大环境下,中国AI投资的节奏与管控节奏显示出了一致——2020年疫情初期,AI投资表现居中;2021年国内环境良好,AI投资最稳定,且风险投资创造了新的记录;相比之下,2022年却是最为动荡、表现相对最差的一年。
纵观整个AI行业的风投热潮中,2022年投资人出手最多的仍是应用层的AI解决方案公司,该领域投资事件占比为45%;其次拥有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等核心技术的AI技术公司,投资事件占比为32%;对基础层的AI芯片/算力公司在比例上仍旧较少,原因是其创投门槛最高、周期长、相关优质创业公司也在逐步出现和成长过程中。
另摘录近期部分知名投资人对人工智能赛道的判断和思考:
“AI+”智能领域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智能产品和应用场景,AI与居家生活的结合已经越来越紧密。此外,服务型人工智能领域的交互体验有望得到进一步完善,社区养老这一特定场景下也会衍生出很多定制化的、对环境感知要求更灵敏的AI产品。
“‘AI+医疗’带来了诸多可能性,让老百姓解决看病难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也激发投身医疗人工智能的创业者和研究者前赴后继,可以预见这是未来人工智能在应用层面的重要方向。另外,人工智能在药物研发领域也出现新的曙光,无论是新靶点的发现,还是在晶体、制剂领域的应用。未来,AI能力是每一家大药企必须具备的。
——红杉中国创始合伙人 沈南鹏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是制造大国, AI能推动制造,工厂是AI的第一个落地场景。而重复性劳动在农村相对较多,这种重复性劳动是可以扩张的,甚至是国际化的。当AI取代重复性的工作后,农民种地这件事就可以让AI承担90%的工作。“农村是AI机器人落地的最好场景。”
未来三五年,推动农业变革的重要技术是人工智能+无人机+无人车,它能快速创造价值,解决重复性劳动,弥补农村劳动力流失。
——创新工场创始合伙人 李开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