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经信委印发《重庆市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力争全市工业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等发展目标。
“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既有利于拉动有效投资,促进技术进步,又有利于推动先进产能比重持续提升,促进产业提质升级。”市经信委负责人说,工业设备更新不仅可促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进程,亦有助于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数字化升级,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走进位于涪陵高新区的太极集团重庆涪陵制药厂中药前提车间,一阵阵药香味扑鼻而来,100多个中药提取罐在这里整齐排列。
“藿香正气液就是从这100多个提取罐中提取出来的。”车间负责人说,企业通过引进智能化生产设备,实现温度、液位等自动采集和精准控制,不仅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也更加稳定可控,“目前整个生产过程只需2名操作工进行巡查,基本实现无人工厂作业。”
近年尝到智能化“甜头”的渝企还有不少。前不久,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通过运用5G技术,完成物流运输成品发运智能化配送,实现5G网络在厂区应用“关键一步”。
今年以来,重庆钢铁通过搭建厂区内部服务器,形成“5G+工业互联网”应用,生产、设备采集等多类数据均实现直接管理。运用5G网络,企业还实现柔性化生产,在生产端实施应用场景智能改造,大幅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在数字重庆建设带动下,我市汽车、装备等多个重点产业生产线均实施智能化升级,逐步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全市累计建成183个智能工厂、1096个数字化车间。”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今年初,我市提出建立“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生态,计划到2027年建设20个以上行业大脑、20个以上未来工厂。其中,“产业大脑”是以单个行业智能化建设场景为主,形成“政府端、企业端、行业端”互通,让数据在三者之间有效聚合、流通、使用;“未来工厂”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深度互联和协同响应的高效率工厂。我市将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三级梯次进行培育,通过“产业大脑”赋能,建设更多“未来工厂”,进一步提升整体智能制造水平。
绿色化改造,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
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中,实施绿色化改造是另一条重要路径,即通过增加企业“含绿量”,提升产业发展“含金量”。
比如,近年我市启动创建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平台,让工业生产中产生的磷石膏、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物实现“变废为宝”。
“从2019年我市中心城区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以来,全市工业领域持续促进循环经济向高端化迈进,不断补齐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短板’。”市经信委负责人表示,在以前,焚烧或填埋曾是工业固废的主要处理方式,然而此举不但成本高,还易导致污染,并造成部分资源浪费。
而在位于永川港桥工业园区的重庆电力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中心,包括报废电缆、钢芯铝绞线等工业固废物都会在这里的专业拆解线上被精细拆解和分类打包,成为再生资源。该中心从2022年8月建成以来,累计处理各类电力废弃物近7000吨,减少碳排放10.95万吨。
在“无废城市”建设中实施工业绿色生产,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建成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是我市工业领域绿色发展一大亮点。
破碎、筛选、高温焚烧……在位于铜梁区的长江造型材料公司,经过多道工序后,铸造废砂可成为再次使用的“新砂”。企业负责人说,通过技术研发,企业攻克了覆膜砂循环利用难题,循环利用的废砂可用于铸件生产,既降低铸造生产成本,又减少硅砂资源开发成本和对环境影响,一举多得。
工业园区是工业经济发展“主战场”。当前,全市越来越多的园区通过多种方式推动产业向绿,带动环境变美。
两江新区鱼复园区是国家级绿色园区,它的绿色化主要体现在智能应用——在园区智慧指挥中心平台,一块硕大电子屏幕上显示着园区入驻企业各类数据和监控画面,这些数字化的企业资料库,让园区实时掌握入驻企业日常运营情况。
“例如平台的生态环保监测板块,可通过大数据技术形成园区环保监管系统,实施‘一企一档’管理定期对园区内企业的环保信息进行登记备案。”园区负责人表示,平台通过企业污水排放口和主要污染物产生环节的视频监控系统及在线检测系统进行监测,当排放超标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园区将及时帮助企业排除隐患。
标准化规范,为设备更新“导航定向”
专家认为,工业设备更新不仅是顺应新型工业化趋势,更是为工业设备注入新质生产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机遇。然而,虽然设备更新改造是大势所趋,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面临资金筹集、设备兼容等难点。
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长余晓晖看来,工业设备更新所需的资金,不止设备本身购置费用,还包括安装、调试等成本,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一次性拿出这笔资金并非易事,“这需要企业在有限资金资源中进行合理权衡分配。”
另外,新设备的引入往往涉及技术兼容和整合,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之间可能存在技术标准不一致、接口不匹配等卡点。怎样将新设备与现有生产线、管理系统进行有效衔接,确保生产流程稳定运行,需要进行大量技术调试和改造,这也是一大挑战。
与此同时,设备更新不仅涉及硬件升级换代,还需优化人员培训。因为新设备往往需要更高阶的操作技能和专业知识,这就要求企业需加强员工技能水平。此举同样需要时间及成本投入,这也是设备更新中的一大难点。
对此,在重庆推动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进程中,此次印发的《方案》作为标准化规范,将起到“导航定向”作用。市经信委表示,在《方案》起草编制期间,该委面向全市工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扫街摸底”,共收集储备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意向2000多个,计划投资超1500亿元,新增购置各类设备5万余台套,退出低效装备2万余台套。
“《方案》围绕全面推广先进设备应用、加快引导制造业数字赋能、深入推进绿色装备替代、重点提升本质安全水平等4项任务,以此推动全市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市经信委负责人说,我市多部门将为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提供一站式转型升级服务,包括加快培育技术改造生态,完善设备更新产品、服务和解决方案供应体系,以及加大设备更新再贷款、技改专项贷等财政金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