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数字经济是指以数据资源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代表着未来经济的主要方向。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的发展,早在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依靠信息技术创新驱动,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2022 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此后我国又出台了《“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了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以及一系列加快制造业、服务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政策措施。近年来,我国数字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据统计 2023 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约达 56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42%。2023 年我国数据产量达 10ZB,在全球占比为 10% 以上,居世界第二位。预计 10 年后,我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将达到 160 万亿元,占 GDP 的比重将达到 80% 以上。
二、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及内涵
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及数字技术,激发数据要素创新潜能,驱动业务、管理和商业模式的变革,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实现产业升级和数字经济发展壮大的过程。
(一)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
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只有实现了数字化转型,才能通过技术融合与创新带来传统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推动产业升级,支撑数字经济的规模化发展。数字化转型是新质生产力提升的有力支撑。数字化转型与新质生产力交融共生,推动数字化转型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为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持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数字化转型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机遇。通过数字化转型能够使企业提升品质,重塑商业模式、业务流程,优化资源管理,可以显著提升效率,同时能够带来组织架构和企业文化的变革,提升企业发展驱动力。我们要充分认识数字化转型的重大意义,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合作协同,营造良好生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我国安防行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数字化转型的内涵
一是数字产业化:指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在国家数字经济产业分类中,数字产业化包括数字产品制造业、数字产品服务业、数字技术应用业、数字要素驱动业四大类。
二是产业数字化:指应用数字技术和数据资源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的过程。产业数字化目的是通过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将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转化为生产要素,不断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最终形成数字产业链和产业集群。产业数字化能够为传统产业带来产出的增加和效率提升,在国家数字经济分类中属于“数字化效率提升业”,包括数字化专用及通用设备制造、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数字商贸、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等。近年来,我国许多行业都在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如在零售贸易、现代物流、科技金融、远程教育等行业都获得了较大的成功。在工业领域,智能制造已成为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发展趋势,根据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调查,我国电子信息、机械制造、能源、钢铁、纺织等行业数字化转型综合指数都达到了 60 以上。其中,电子信息行业整体水平较高,综合指数达到了67。
三、我国安防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及数字化转型方向
(一)安防行业数字经济发展情况
安防行业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安防行业数字经济发展较早,本世纪初就开始了数字技术的研发,推出了以 DVR 为代表的数据化信息感知、传输、存储等系列安防产品,此后经过了大规模的公共安全网络化、信息化及联网平台建设,安防系统应用层面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发展,并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政策推动有力。“十一五”以后,在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推动下,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主导的平安城市、平安建设、雪亮工程、智慧城市等重大建设工程,对公共安全视频联网应用、技防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安机关组织编写发布了一系列联网、传输、编解码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有力地促进了数字产品的研发应用,促进了安防数字经济的发展;二是数字化技术水平较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物联网技术的融合、以及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运用,我国安防行业数字经济发展已进入到智能化提升阶段,走在了全国各行业应用的前列 ;三是数字化市场需求强劲。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的需求越来越高,安防行业的数字化发展,不仅更好地满足了政府、推动平安建设及社会治理等管理和服务需求,也满足了各行各业业务融合及智慧社区、数字家庭各方面的需求,市场应用不断拓展,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及发展重点
安防行业数字化转型是指利用数字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传统的安防行业进行改造和升级,实现安防系统的数据化、网络化和智能化,壮大产业经济,提高运营效率,保障社会安全的过程。 应该看到,安防数字化发展既有优势,也有弱项。我们要锻造长板、补齐短板、强固基础,提高安防数字化的整体水平。
安防产业数字化发展重点:推动产业升级和产业链效率提升。
一是改造和加强数字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技术,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数字制造基础设施。
二是不断提升安防产品的数字化水平。在现有基础上,使安防产品的前端探测、报警、防护、服务等设施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再有新提升。
三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安防应用。提供安防行业的大模型应用底座,开发人工智能安防应用新场景。四是加强共性支撑软件研发。研发高可用、高性能操作系统,加快各类共享应用软件开源平台、云平台建设,实现不同厂商和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跨系统的管理和应用。
安防数字产业化发展重点:转变增长方式,转换发展动力。
一是增强安防新动能。提高对安防大数据的管理应用能力,将数据资产转换为数据资源,有效赋能公共安全、社会治理、智慧城市、服务民生等千行百业,推动大安全应用。
二是新动能推动新发展。培育新的智慧物联、低空经济、无人系统、数字安全等经济增长点,开辟新领域、新赛道、新模式。
三是优化资源配置。管理和技术双轮驱动,实现资源精准定位、协同共享及智能调度,提升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有效增强企业发展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三)安防企业数字化转型模式创新与未来发展
目前,我国安防企业约为 3 万余家,其中产品制造企业约 6000 家,集成企业 2 万多家,各类运营服务企业约 3000 家。由于在产业链的位置和作用不同,各类企业业务特点差异明显,从近年实践来看数字化转型模式也不尽相同,未来发展路径也会有较大区别。
1.安防制造业
我国安防制造企业实力较强,已成世界安防产品的制造中心,全球排名前 10 强的企业中有 4 家是中国企业。当前我国安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就绪度、成熟度都应高于电子信息行业的一般水平,一些头部企业已基本完成了数字化转型。
目前主要创新模式为:
一是智能化生产,实现从传统生产企业到数字原生企业的转变。主要包括生产过程的智能运营优化,以及与合作伙伴基于平台智能驱动生产能力协同等。
二是柔性化运营,实现“从制造到服务”的转变。针对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对数据的挖掘,运用智能技术算法,构建满足需求的供应链体系、生产体系、研发体系和服务体系。
未来转型方向:推动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创建智慧工厂,实现生产方式、企业形态、业务模式全方位变革。一是加快数字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充分利用和引进先进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加快数字化基础设施的改造升级,推广工业机器人、制造执行系统等技术应用。
二是推动传统生产方式升级。应用工业物联网技术,发展网络化协同制造、定制化制造、服务型制造等先进制造手段。
三是实现数字化经营管理全流程全覆盖。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售后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
四是提高安防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积极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 +、大模型技术,提升安防产品的新品质。
2. 集成企业
我国安防集成企业数量多、分布广,且多为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较弱,数字化转型处于发展的初期。近几年一些集成企业加强了数字化转型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如有的企业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实现业务流程全生命周期、项目过程、资金成本等有效管控;有的企业专门针对项目管理打造“一站式全方位服务”数字化资源共享平台,提升管理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但大多数企业因受各种限制,存在“不愿转、不会转”等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集成企业数字化转型。未来转型方向:要发挥集成企业在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优势,推动形成上中下游融合数字化生态圈,做大安防产业数字经济规模。一是要上网上云上平台。充分利用大数据服务平台等资源条件,掌握市场和行业发展动向,科学经营决策,细化市场解决方案,创新场景应用。二是用好数字化管理工具,加强精细化管理,优化人财物资源配置,增强竞争力。
3. 运营服务企业
运营服务企业:我国安防报警运营服务起步较早,随着产业形态的演变,企业发展面临问题较多,主要是传统业务模式难以适应不断变革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有的企业探索出了一些新的服务模式。如:安全运维一体化托管服务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一些重点单位、园区的整体安全设施建设及运营服务问题;有的企业探索城市安全数智化运营服务模式,针对城市安全痛点,全方位助力城市安全,助推城市更新;有的企业建立了技术服务众包平台,实现安防售后安装运维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
未来转型方向:要努力打造优质高效的现代安防服务产业体系。一是积极发展新业态。利用数字化信息化生产要素,适应客户需求,积极探索新领域、新业态、 新模式,构建行业新业态。二是加强资源力量整合。推动服务平台、业务联网平台共建共享,推动报警企业业务转向安防系统运维服务或城市安全运维服务。三是实现数字化运维全程管理。优化资源和供应链,增强服务响应、流程管理、智能调度以及对人财物事全方位数字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