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代物流企业,信息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物流管理和操作的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有没有IT系统的支持已经成为现代物流运作的重要标志之一。许多企业在选择第三方物流服务供应商的时候往往把有没有IT的支持作为重要的前提条件。所以,企业选择物流IT系统,与其说是一种信息技术选择,不如说是一种企业管理模式和市场竞争战略的选择。
第三方物流配送中心是从供应者手中接受多种大量货物,进行倒装、分类、保管、流通加工和情报处理等作业,然后按照众多需要者的订货要求备齐货物,以令人满意的服务水平将货物配送给指定的客户。目前,配送中心已在我国大量兴建,业务也越来越复杂,急需仓库管理系统对业务过程进行科学、统一、规范的管理,使整个商品运动过程高效、协调、有序,从而减少损失,节省费用,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项目需求
1、将整个仓库管理与射频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够高效地完成各种业务操作,改进仓储管理,提升效率及价值;
2、提高物品出入库过程中的识别率,可不开箱检查,并同时识别多个物品,提高出入库效率;
3、缩减盘点周期,提高数据实时性,实时动态掌握库存情况,实现对库存物品的可视化管理;
4、采用射频技术能大大提高拣选与分发过程的效率与准确率,并加快配送的速度,减少人工、降低配送成本;
5、精确掌握物资情况,优化合理库存。
二、系统架构
RFID仓储管理系统由后台管理软件、RFID标签发行系统和RFID标签识别采集系统组成,这几个系统互相联系,共同完成物品管理的各个流程。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RFID识别采集是实现管理功能的基础和手段。
管理人员利用本系统可以实时了解掌控每个被管理对象(物品)的性质、状态、位置、历史变化等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采取相应的管理对策和措施,达到提高使用单位的运营水平和管理质量的目的。根据需求,系统包含了若干模块:系统管理、标签制作、入库管理、出库管理、盘点管理、调拨管理、退换管理、报表分析、终端数据采集程序。模块结构如下图所示:
系统流程示意图如下所示:
[nextpage]利用无线网络系统的通常架构如下:
如上图所示,用户使用手持终端采集相应的作业数据,该数据通过无线AP传送到IBS服务器并通过局域网写入ERP服务器相应数据库。
注:
RF手持终端——实现作业数据采集的专用手持终端,支持电子标签扫描、无线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液晶显示。
AP——实现无线信号接入的设备,符合802.11b协议、可实现手持终端与局域网中计算机的无线数据交互。
IBS——无线应用中间件,是成熟的无线数据通讯服务软件,可保证手持终端与计算机通讯的稳定性。
三、RFID在具体流程中的应用模式
通过使用无线网络,在收货时可以实时查询该入库产品的订单状态,确认是否可以收货。收货后系统自动记录产品的验收状态,指导操作人员将该产品放置到系统指定的库位上,并及时修改系统库存,记录该产品入库时间。通过这些步骤,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一个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实时监控。当然,这一系列操作必须建立在ERP系统的基础上,从而保证系统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收货处理
收货员接到供应商的送货单,用无线手持终端扫描送货单上的电子标签号,通过无线局域网络传送到数据中心。同时,订单信息发送到收货员的手持终端,指示其按终端显示操作。
[nextpage]• 自动搜索订单、清点货物
• 订单数量与到货数量对应,核对订单完成情况
• 检查到货品种与订单要求是否一致
• 登记商品进仓日期和供应商名称
• 检查保质期
• 将商品与托盘编码自动匹配,通过托盘编码与货物品种对应,以便于查找以托盘定义的待验货物。
上架处理
操作员逐一扫描货物电子标签,系统自动提示其存放库位,操作员将货物放在指定库位后扫描库位电子标签,系统自动记录该物品存放库位并修改系统库存。
• 自动登记货物库存库位状态,以便于查找货物。
• 货物库位与上架单对应,核对货物存放情况
• 登记货物上架日期
拣货、发货操作
通过使用无线网络,在拣货时可以实时查询产品的库存状态,实现先进先出操作,为操作人员指定需发货的产品库位,并通过系统下发动作指令,实现路径优化。发货时,系统自动记录发货的产品数量,并自动修改系统库存。通过这些步骤,用户可以在系统中追踪到每个订单产品的发货情况,实现及时发货,提高服务效率。当然,这一系列操作必须建立在ERP系统的基础上,从而保证系统数据库的实时更新。
下架处理
• 自动搜索下架单。
• 系统自动核对下架数量。
• 检查下架物品与下架单上的品种要求是否一致,防止错误。
• 登记物品下架日期。[nextpage]
发货处理
操作人员收到数据中心的发货提示,会查阅无线终端上的任务列表,并扫描SKU号、发货单号和客户编码,扫描无误后确认发送,中心收到后关闭发货任务。
• 自动搜索发货单
• 发货单数量与出仓数量对应,核对发货完成情况。
• 检查出仓商品与发货单上的品种要求是否一致,防止错误。
• 登记商品出仓日期和对应客户名称
• 自动生成配送单及配送路线
• 自动生成装车单
补货操作
在补货处理中使用无线网络将实现自动化的补货操作,从而实现补货单的及时下达,减少补货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补货时,操作人员扫描需补货物品电子标签和存储库位,输入补货数量,系统自动将补货信息录入ERP数据库,生成补货单。
• 完成补货的自动化
• 完成最低库存的管理操作。
移库操作
在移库处理中使用无线网络将实现自动化的货物上下架控制,从而实现路径优化和库位优化,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移库时,系统将下架指令发送到手持终端,指导操作人员进行下架操作,并自动核对下架的物品及数量。同时,上架的物品库位会显示在手持终端上,帮助操作人员实现准确的移库。[nextpage]
• 完成移动货物的自动化
• 完成计算机辅助作业调度
• 实现库存商品的先入先出管理。
• 完成货位和叉车的对应位置测定。
盘点操作
仓库定期会有一次库存商品的盘点工作,然而这成千上万种物品需要在一天时间内清点完毕并输入电脑,其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在以前的手工流程中,仓库人员清点完物品后,将盘点数量记录下来,将所有的盘点数据单提交给数据录入员输入电脑。由于数量清点和电脑录入工作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且又不能同时进行,因此往往会出现起先电脑录入员无事可作,然后忙得焦头烂额的情况;而仓库人员则是盘点时手忙脚乱,而后围在电脑录入员身边等待盘点结果。这样的场面,几乎每个月都要发生一次。
无线数据采集系统的实施,彻底杜绝了这种现象的发生。仓库人员手持移动终端,直接在库位上扫描物品电子标签和库位,系统自动与数据库中记录进行比较,通过移动终端的显示屏幕将盘点结果返回给仓库人员。
无线网络通讯技术省却了盘点过程中许多手工输入的步骤,提高了盘点的工作效率,实时将盘点结果返回给仓库人员。
•通过扫描电子标签,从主机中搜索对应货物信息
• 库存情况自动登记
• 实时运算盘盈、盘亏情况
• 加快盘点时间
• 自动通知物品的库位摆放的情况,提高作业人员实物盘点效率。
•检查货物在库位中的摆放情况 [nextpage]
四、系统特色
1、实时化
由于采用了 RFID 和无线局域网技术,使得整个生产作业现场的信息,实时地、准确无误地被采集上来并反馈给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从而实现了该系统能够实时掌握生产作业进度、存货等的实时动态,并据此对现场作业实现调度指挥。
2、无纸化
由于生产管理信息系统得到了移动计算技术的支持,除少数岗位之外,管理信息系统于生产岗位之间的信息交互完全实现了实时化、电子化和无纸化。从而在提高作业效率、减少差错、降低库存的同时,基本上排除了通过纸面交互信息的直接成本、时间延误以及可能产生的数据差错。
3、自动化
由于采用了 RFID 这种最新的自动识别技术,不仅安全排除了人工采集信息所需要的操作成本和可能产生的差错,还通过 RFID 技术与系统内其他自动化生产设备的整合,进一步提高了这些设备的自动化水平,是这些自动化设备的效益得以提高。(本文由深圳市科松电子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