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霍尼韦尔:成为中国式竞争者,打造建筑智能系统王牌

  早在四年前,头顶全球500强光环的霍尼韦尔启动了中国市场的“成为中国式竞争者”战略转型项目,即BCC(Becoming The Chinese Competitor),而今其已经基本完成这一转型,并进一步稳固了在智能建筑行业的领导地位。
资讯频道文章B
  1885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故事,比如美国“自由女神像”落成、《中法新约》签订……还有,一位名为艾伯特•布兹 (Albert Butz) 的发明家获得了熔炉调节器和报警器的专利,并随后在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成立了布兹电子温度调节器公司 (Butz Thermo Electric Regulator Co.),这也是今天跨国工业巨头霍尼韦尔公司(Honeywell)的前身。

  130年后,这家曾经名不经传的企业已经成为横跨航空产品和服务,楼宇、家庭和工业控制技术,涡轮增压器以及特性材料等众多领域,年全球销售收入近400亿美元的全球工业巨头。在自动化控制领域,霍尼韦尔作为旗舰品牌,在技术创新与服务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杨捷

  2015年6月8日,霍尼韦尔发布了新一代智能建筑集成技术——“霍尼韦尔指挥控制平台”(Command Control Suite 简称CCS)。该平台可以将复杂的建筑设施数据转换为简明可行的操作和改进建议,从而帮助客户降低风险和减少故障时间,削减成本。这款产品,在中国与全球市场实现了同步发布。

  为进一步了解CCS的行业应用,a&s专程邀约到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杨捷,由其为业内同仁揭秘CCS的源起以及在中国市场的布局。

  比本土企业更了解中国

  霍尼韦尔在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当时霍尼韦尔在上海开设了第一个经销机构。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霍尼韦尔在中国进行了一系列的高品质投资,进一步融入中国经济发展。2004年,霍尼韦尔战略性地将其旗下所辖的所有业务部门的亚太总部迁至中国,随后又在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设立了中国研发中心。在过去十余年间,霍尼韦尔在中国进一步稳健扎根,快速发展,并在2013年一举使中国成为公司在美国以外的最大市场,并在2014年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创纪录的24亿美金销售收入。

  “虽然我们是外资品牌,但是我们比一些本土企业更懂中国。” 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杨捷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通过长期在中国实施“东方服务于东方”的本土化发展战略,霍尼韦尔的本地化程度事实上已经远高于许多同行。

  近年来,霍尼韦尔再度提出了深化本地耕耘,强调“成为中国式竞争者(Becoming THE Chinese Competitor)”。“要成为真正的中国式竞争者,跟最优秀的中国本土公司同台竞争,平起平坐,并且发展步伐保持一致。我们起码要力争两位数的增长。”杨捷透露。

  截至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大陆投注了大量的研发资源支撑本地化应用,迄今已拥有20多家工厂,分布在上海、西安、天津等十多个城市,员工约1.2万人。自2007年以来,霍尼韦尔在中国已经拥有超过550多项专利和专利申请。通过把握行业脉搏,服务中国本地需求,霍尼韦尔正集中致力于在节能减排、工业能源效率、综合楼宇管理、室内空气净化等环境、能源、安全和健康相关领域实现技术突破和创新。仅2014年,霍尼韦尔在中国就在上述主要领域创造出了700多项发明,以及110多项专利申请。目前,霍尼韦尔在中国有近30%的销售收入都来自于“东方服务于东方”产品。

  霍尼韦尔建筑智能系统部中国区总经理杨捷(左)  a&s主编邓荣惠(右)

  为何打出可视化这张王牌

  “这次发布的霍尼韦尔指挥控制平台(CCS)是由霍尼韦尔位于澳洲的研发中心开发的,但是它同样适用于中国市场。”杨捷解释道,目前国内与欧美地区相比,建筑智能化技术应用的水平差距并不大,彼此在需求上有很多共同点。

  深入观察中国市场,杨捷表示,在整体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目前政府机关及企事业单位都倾向于利用信息化的手段提高管理效率。“中国劳动力的成本优势正在被削弱,企业人力成本在明显提高。企业主希望通过科技进步降低成本、提升运行效率。”

  譬如,在众多企业中,不只有一个ERP系统,还有多个信息化系统同时来帮助用户管理企业,比如协同OA办公、安防系统、消防系统。不过可惜的是,在大部分企业这些系统依然是各自为政。事实上,这些系统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内容,如果各自为政,不但会增加用户的工作量,而且会降低系统本身的价值。“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就需要将这些系统进行一些必要的集成。”

  此外,应对恐怖袭击、暴力冲突等突发事件已经日益成为全球性安全课题。同样近年来,中国面临的反恐形势与安保压力有增无减,尤其在机场、大型场馆、综合商场等公共场所的安全防范更加不容忽视。如此一来,快速、高效、一体化的应急指挥系统将派上用场。

  打造工业界的苹果

  CCS集楼宇自控与企业管理功能于一体,融合了智能自动化技术、先进的分析方法、可视化技术以及应用于当今智能家电及移动设备的优化客户体验。据杨捷称,CCS结合了霍尼韦尔最先进的“霍尼韦尔用户体验”(Honeywell User Experience) 设计理念。“霍尼韦尔倡导做‘工业界的苹果’,将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把体验放在战略的角度去部署产品研发,让客户获得高效易用的方案,创造价值。”杨捷透露,在从产品设计到包装交付的研发与生产全过程中,霍尼韦尔考察每个环节是否以用户体验为优先。

  在观摩CCS平台功能演示时,笔者发现,CCS的各个组件设计得犹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一样直观、人性化和简单易懂,无论是设施管理经理还是首席运营官都能理解其中的技术深意。使用者可以轻松理解指挥控制平台提供的指令并依此行事,所以提高业务可持续性和效率尤为容易;另一方面,优化的用户体验也有助于减少操作人员的培训时间和相关成本,从而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这个平台是为快速响应、周全决策而设计的可视化工具。即便一位新手,也能很快掌握软件操作使用方法,迅速应对突发事件。”杨捷说道。

  CCS将楼宇管理的各个业务应用智能联接,提供包括视频监控、门禁管理、火灾报警、环境控制等的综合信息,并能从资源库中调用人员信息。运营人员可以使用从不同系统中得出的整合数据追踪出入大楼的人员,在紧急疏散的情况下确保他们迅速撤离建筑,保障员工和访客的安全。

  CCS对提升劳动效率的效益是显而易见的。对此,杨捷做了举例说明:“以物业管理为例,以前消防、空调、安防、梯控等都需要相应人员运营,以后则极有可能会将相关岗位工种合并。原来可能需要4-5位运营人员,CCS上线后或只需1-2位”。从霍尼韦尔现场讲解人员获悉,CCS指挥控制平台的关键组件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核心——霍尼韦尔指挥墙 Command Wall

  “霍尼韦尔指挥墙”是CCS的核心,它提供一个直观的触摸屏界面,集成了所有工作流和不同系统,可进行基于地图的可视化操作和导航。“指挥墙”可以显示整个设施的多个系统数据,例如电表和温度传感器,帮助用户做出更周全的决定。用户可通过逐级信息呈现的方式获取建筑的完整信息,当发现问题时,在屏幕上放大特定区域以便及时了解突发状况并采取应对措施。

  “建筑智能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操作人员是否能够不断采取改进措施来提高系统性能,建筑系统之间的集成和用户体验非常重要。工作人员期望获得不逊于个人消费电子产品的移动性、易用性和简单性。正如当今无处不在的平板电脑和移动设备一样,‘指挥墙’将能够使用户更迅速便捷地获取楼宇和建筑设施运营信息,将复杂的设施数据转换成易于理解和实施的具体建议,使企业从他们的技术投资中获得最大的效益。”

  事件处理工作流 Incident Workflow

  “事件处理工作流”与“指挥墙”相辅相成。通过“事件处理工作流”,用户可以根据预案按部就班地处理安全事故和其它紧急事件,这将有助于降低风险和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此外,事件处理工作流也支持台式电脑或移动终端访问,无缝集成紧急操作和各种应用,通过标准操作流程和自动化工作流引导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做出正确决策和响应,从容应付大小事件。

  企业级仪表盘 Enterprise Dashboard

  企业级仪表盘实时显示能耗、关键绩效指标和优先显示重要事件。通过改善的数据访问方式、自动生成报告和趋势比较,帮助用户了解建筑的运营效率和能耗,提升业务绩效,做到毫不费力玩转大数据。企业级仪表盘同样支持指挥墙、台式电脑或移动终端访问。

  “CCS是一个综合管理平台,而非一件单一的产品。它可实现数据采集、分项计量、统计分析,将能耗状况通过数据图表等形式直观的呈现,提供简易化、实时的呈现。下一步,还可以将其与我们的ADR(自动需求响应技术)融合,帮助工业和商业设施实现更高效的节能。”杨捷略显激动地分享到,“无论是为基础设施提高生产力、为机场监控人群流量,用以帮助其决定工作人员的配备、或是帮助医院提升安全性,将用户体验铭记在心,即便是对看起来运行良好的建筑,CCS也可以帮助他们加以改善,为其用户实现更多的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霍尼韦尔指挥控制平台”能够与霍尼韦尔旗下的企业楼宇集成系统(EBI)联动,可轻松将安全性、舒适性、生命安全和能源系统以及其他功能互联互通,帮助用户监控、管理和保护单一建筑体、一个园区或是分布多地的建筑体。

  服务理念的布道者

  而在被问及“外商时常被诟病设备价格高、售后服务差”之时,杨捷马上斩钉截铁地回答:“霍尼韦尔以客户为本。我们提出要“成为中国式的竞争者”,就是要力争以更优和更具性价比的产品满足中国市场需求,价格和服务不是横在霍尼韦尔与中国市场之间的障碍。像我们在参与鸟巢、望京SOHO、香港机场等项目竞标时,面对的’劲敌’很多都是来自国内的同行,最后我们还是以压倒性的优势拿下。”杨捷还补充解释道,“跨国公司其实是服务理念的’布道者’,比本土公司更看重服务。当然,对于在中国市场开拓相对滞后、还没有真正做到本土化的外资企业,相比本地企业的服务响应自然较慢。而我们会更进一步强化深耕服务本地市场的各项布局。”

  “霍尼韦尔不仅能提供全套解决方案,而且提供方案咨询、规划设计、定制开发、工程实施及运营服务等全过程服务。现在中国越来越多的用户重视后期运营,我们也会陆续将国外的成熟服务理念和经验带进来。”

  在全球范围内,霍尼韦尔提倡的“全生命周期服务”理念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工业客户所接受。全生命周期服务包括服务、支持、维护和优化四大方面,包括年保服务、备件管理计划、TPS系统离线维护解决方案及安全系统性能评估的全面维护服务。“全生命周期服务”的价值在于:满足客户对于系统定期维护、升级以及优化的实际需求,在系统全生命周期内,为用户提供各类有利于系统健康运行的服务,帮助客户节省投资、减低成本,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东方服务于世界

  “我们判别中国能够保持经济高增长,不仅仅是在5年、10年甚至20年之内,而是长期、持续性、快速地向前发展。所以霍尼韦尔董事长高德威(Dave Cote) 先生也特别看重中国市场。”在接受采访中,杨捷反复强调中国市场对于霍尼韦尔的战略地位,“虽然一些外商正不断收缩在华的战线,我们在中国有长久的承诺,包括在智慧城市、互联网+等领域都会有所涉猎。”

  近两年来,中国掀起的这一股智慧城市热潮,将形成数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对于像霍尼韦尔这样的跨国品牌来说,也意味着一个新的机遇。“我们理解的智慧城市是物联网+信息化+互联网。我们其实很早就有对智慧城市建设的软硬件和基础条件进行部署,包括城市级管理平台、智慧楼宇、智能电网、智能家居等解决方案。”杨捷也特别提到,智慧城市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发展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难以一步到位。

  其后,杨还透露,为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霍尼韦尔在去年年底提出智能互联(“CONNECT”)的理念。“互联网+是大势所趋,任何技术和解决方案都将朝这个方向发展。‘一个霍尼韦尔’的理念,可以帮助充分实现公司内部资源共享,优势整合。”

  杨捷还谈到,为了更好地服务中国市场,公司已经授予霍尼韦尔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大中华区更多独立运营权。“以前我们的业务流程是,由中国分公司报告给亚太总部,亚太总部再报告给全球总部。现在我们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大中华区直接报告给总部,决策更快、响应更快。而且自动化控制系统集团七个事业部协同合作,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智联集成的解决方案,包括智能互联楼宇、智能互联作业、智能互联家居。”

  在“东方服务于东方”的本土化战略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霍尼韦尔进一步紧密围绕中国的战略和规划,提出了“东方服务于世界”的全球本土化增长战略。 这一新的增长战略已经作为重要一环纳入了公司未来数年的全球增长计划。

  从全球范围来看,许多其它新兴经济体也正在经历着快速的城镇化和经济转型,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正遇到和中国类似的诸多可持续发展难题和环境挑战。随着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霍尼韦尔的“东方服务于世界”战略也正在积极落地并开花结果。目前,霍尼韦尔首批试点的180余项“东方服务于世界”的产品和解决方案涵盖了自动控制、能效、智能楼宇、安全和安防及职业安全防护、汽车涡轮增压器等众多领域。

  更多精彩资讯尽在安防知识网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