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防知识网】节点式光端机
节点式光端机又称总线型光端机,其更准确的定义是采用单/双纤链路式组网形式的图像传输系统,也被称为链路式光端机。采用的技术是时分复用技术(TDM)和分插复用技术(ADM),由于采用ADM技术在传输容量上受到较大的限制,一般将TDM与ADM结合使用。在没有富余光纤资源的情况下,更多的是采用TDM技术,这样可以使不同业务平台的光通信系统完全在物理上隔绝的一芯光纤上传输。
以OTS-SNET节点数字视频光端机为例,该节点式光端机采用非压缩数字视频传输方式,是TDM(时分复用)技术和ADM(电分插复用)技术相结合的产物。10节点级联型光端机采用1.25G光传输平台,在一芯光纤上可同时传送10路视频信号,支持节点数最多10个。节点式光端机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支持功能扩展。每个远端机可以提供1到8路视频输入,多路RS-485/422/232数据,以及多路音频、开关信号。同时,每个远端机和近端机都可以通过增加音频/数据扩展盘的方式传输更多路数音频、数据、开关量等信号。该节点光端机远端节点机可以选配光链路保护机盘,能自动隔离故障节点,确保其它节点机正常工作。该节点光端机具有以下特点
1、单波长可传输16路视频和多路数据、音频、开关量、以太网、电话、对讲等信号。整条链路可以设计16个节点,每个节点可以最多输入8路视频和多路其他信号。(如图1所示)
2、独立式节点设计,可靠性高,具有节点断电光链路保护功能,链路中某一节点出现问题,不会对整条链路产生影响,也不会影响其他节点的工作,如节点三出现故障,节点一、节点二、节点四都能正常工作,在监控中心通过中心接收光端机的指示灯可以判断节点三出现了什么故障。(如图2所示)
3、节点具有智能上载功能,若链路配置发生变化后,各节点可以互换。如图3所示,节点一上传三路视频,节点二上传两路视频,节点三上传一路视频,节点四上传四路视频;变化后,节点一上传四路,节点二上传三路,节点三上传两路,节点四上传一路,整条链路上的各个节点都可以互换。不需因为配置发生了变化,而对整条链路进行重新设计,给以后的维护和扩展带来了许多的方便。
应用案例
工程描叙
[nextpage]沪苏浙高速公路全长49.88公里,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双向六车道,路线起于苏沪交界处,向西南与苏嘉杭高速公路相交,跨越京杭运河、太浦河,止于苏浙两省交界处。它是上海至武威国家重点干线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条重要的省际高速公路,其建成通车对于完善国家和江苏省高速公路体系、加快构筑沪苏浙地区交通主骨架以及提升长三角地区交通整体运输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沪苏浙高速机电工程中的监控系统(CCTV)和传统的高速公路CCTV监控一样,分收费站监控和外场监控,收费站监控采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视频编解码器传输,外场监控设计为全程监控,每两公里一个遥控摄像机,连同外场的立交、互通、服务区,整路段外场合计29个摄像头。外场29个摄像头采用节点光端机传输,监控中心在第K18+750处,因此从AKO到K15+750设计为第一条链路,此链路设计8个节点,传输8路视频,和8路反向数据、8路开关量,在中心用八路接收机接收,在K0+660设计为节点一,远端节点机传输1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和1路开关量,通过一芯光纤传送到K5+630处,在K5+630处同样用传输1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和1路开关量,K7+630、K9+210等各节点处同K0+660、K5+630一样,通过一芯光纤把信号传输到下一个节点,在中心接收机接收8路视频、8路反向数据和8路开关量,这样通过一芯实现了CAM1—CAM8的8个遥控摄象机的视频传输和控制信号的传输。
从K18+750开始到K50处共21个遥控摄像头,分别编号为CAM9、CAM10、CAM11一直编号到CAM29,我们设计为3条链路,通过三条链路完成21个图像的传输,每条链路就设置7个节点,各节点全部传输1路视频1路反向数据和1路开关量,在中心统一接收7路视频、7路反向数据和7路开关量。因此整个外场的29个图像通过4条连路就完成了所有传输任务,也就是说用四芯光缆就完成整个外场29个摄像头的视频传输任务。
采用数字节点技术优点
·全程数字非压缩视频传输,视频质量高,达到广播级,与数字非压缩点对点传输图像完全一致;
·完全实时传输,没有压缩图像传输的延时问题;
·系统传输容量大,采用1.25G传输系统,一芯光纤可传输72路图像,采用2.5G传输系统一芯光纤可传输128路图像;
·适用范围广,适应性强。对集中图像、分散图像和准集中图像的传输都能很好的适应;
·可扩展性好,图像路数增加非常方便;
·节省光纤资源,比点对点传输系统大大节省了光纤芯数;
·性价比高,比采用压缩视频的环网传输系统大大节约建设成本;
·可靠性高,具有节点断电光链路保护功能,某个节点断电不会影响其余节点的传输;
·有完善的网管系统,可以对整个链路设备进行统一管理,及时准确判断设备故障原因,极大的节省了维护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