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一场不约而至的大雪在我们的不经意间悄然的洒落京城。给还在睡梦中的这个城市又罩上了一层白色。如果算上之前的雾霾天气,北京最近可没少经历能见度不高的日子,且不说这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多少有利有弊的影响,不过就是单说这种天气下的监控,恐怕也增加了不少的难度。
天气变化无常 透雾监控摄像机屡遭考验
在这两年中,天气的变化如果用"变化无常"来形容恐怕丝毫没有过分的意味。尤其在我国北方地区,冷热不均,天气状况难以预料几乎已经是司空见惯。而这无疑对于监控摄像机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天气下透雾功能的摄像机无疑迎来了自己施展的舞台。不过,在实际的应用中,不少的透雾摄像机的实际效果并不明显,这到底是我们自己操作的失误,还是技术上的先天不足呢?难道透雾摄像机在技术上就如此的不靠谱?
透雾摄像机比普通监控强在哪?
说到透雾摄像机,如果从字面意思来讲可能很多的人会认为它对于雾气有着很强的穿透可视能力。其实这个"透雾"只是对其功能最为形象的描述,除了雾气以外,透雾摄像机同样可以穿透灰尘,水蒸气,雨雪天气或者是附着在摄像机透明罩上影响观测的污浊物资等,可以说几乎涵盖了我们所有的低能见度环境。对于这些"模糊的环境",普通的摄像机无论能力多强大,可能也会随着能见度的低下而使监控效果大打折扣。而在这个时候,透雾摄像机就替补成为大显身手的工具。
按理说,这种有着强劲"突围能力"的监控摄像机应该不怵这些小小的阻碍的,但是,为什么有些摄像机却在这会儿使不上力呢?通过笔者的了解发现,这些摄像机的"不给力",更多的还是与自身的配置"硬伤"有关。[nextpage]
探析透雾摄像机的配置重点
大尺度传感器就透雾?
在不少的用户来看,传感器的尺度越大,透光率就越高,而在这种雾霾雨雪天气下的成像效果也就越清晰。但是,事实并没如此。对于当前一般的透雾摄像机来说,大尺寸的1/2CCD和小尺寸的1/3CCD没有任何不同。一般来讲,如果不是用户刻意在夜晚避免使用红外照明系统,那么大尺寸CCD从成本考量没有任何优势,从夜视性能来讲,没有红外照明系统的大尺寸透雾系统远远不如带有红外照明系统的小尺寸成像系统。另外还必须注意的是,同样焦距的镜头,采用1/3英寸的图像传感器有效监控距离远远超过采用1/2图像传感器的有效监控距离,这对于必须监控广大范围的透雾系统来说至关重要。
透雾效果对比(图片来源嘉善网)
因此,对于普通的用户来说,选合理的设备配置,远比单纯的追求大尺度传感器更加重要。[]nextpage]
透雾监控用什么镜头?
在透雾监控摄像机的配置中,可能有不少的用户都建议应用视频镜头比较好。那么,这样的说法是否正确呢?
事实上,视频驱动镜头上一般有两个电位器,分别调整图像的平均值和峰值,这样,当画面光线亮度不均匀,反差较大时,能够根据用户的设定达到一个合适的阀值。而普通DC驱动镜头没有这个电路,自然在这种情况下会过曝或过暗,有时还会产生不稳定的呼吸现象,图像忽明忽暗。特别是在道路监控领域,这种情况更加普遍。所以说,视频镜头也是透雾摄像机不可缺少的配置项目。
总之,如果将透雾摄像机进行更加合理的配置,是不愁特殊天气下看不清场景的。不过,如果面对一般的非透雾摄像机,虽然可能难以达到透雾摄像机的能力,但是并非就一定对水雾困扰的环境无可奈何,只需进行一些小小的改进,同样有着比较理想的收获。
普通摄像机如何防水雾?
在我国北方一些昼夜温差较大的地方,如何能够消除水雾对摄像机监控的影响,绝对是一块备受关注的部分。由于摄像机的构造往往十分的紧密,因此,当外部气温骤降,但是摄像机内部的热量却难以排出之时,雾气就会非常严重的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监控。
因此,在监控摄像机内部加装小雨刷已经成为不少厂商设计上最简单经济的解决方式。这样的话,在工作过程中,当发现设备的外壳因为周围环境的变化而产生雾气时,也能实现及时的处理,以免使摄像机遭遇"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尴尬。
当然,虽然一些球型机本身就具有雨刷的功能,但是对于更多的机型来说,由于结构或者空间的限制,雨刷并非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则不得不推出新的方式来弥补雨刷应用领域的空缺。
对于一些红外摄像机来说,由于红外灯很容易在工作中给机身内部带来很高的温度,当外部气温遭遇骤变时,雾气就会很快的显现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些设备可以采用打开通风口,加装风扇,或者添加干燥剂等方式解决,另外在材料的控制上,也会严格杜绝挥发物质的存在。
除此之外,加强设备的密封程度,也是保证监控摄像机不至于产生污渍或者雾气的主要方式之一。不过,由于目前国内产品在接缝或者密封技术上的一些缺陷,如果想要做成滴水不漏的状况,还是很有难度的。
在如今的日常管理中,安防监控已经给予了我们非常大的便利,但是相关设备的保养也是绝对不可或缺的,否则,任何的便利也都有可能在我们不经意间变成恼人的隐患,而这些最受我们依赖的设备,则也有可能在我们最需要的时候,沦为安防管理中最大的绊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