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正值年终总结阶段,企业在加紧做年度回顾展望,协会和机构专注于各种奖项评选,媒体则时刻关注着行业动态期待能捕捉到任何可能发生的热点。年关将至,大家还是一如既往的忙或者更忙,拟为新的一年开门红积极储备力量。
泡沫和寒冬 产业的自我净化
近年关,事多发!12月中旬,多家互联网企业陆续传出大裁员的消息,包括锤子、斗鱼、爱奇艺、美团点评、知乎、OFO等大厂,经由媒体的渲染,一时间,资本泡沫、资本寒冬的言论满天飞,大家或多或少的被“寒冬将至”的气氛所笼罩,不安和焦虑的情绪被搅动起来。
这一批迎来裁员潮的企业有不少正是前几年在资本和风口之下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很多企业一直以烧钱的模式抢占市场,靠融资活着。如今,市场经济环境逐渐收紧,当风停了,泡沫破了,寒冬便如期而至。某位圈内人士指出,任何一个行业的泡沫都会破裂,很多靠资本补贴的企业,市场并不买单,因此公司倒闭、企业裁员的现象算是行业的自我净化,隔段时间就会发生。
资本泡沫固然是显性因素,回归理性分析,终极原因其实仍在于企业本身,如果没有长远的商业模式,没有内生性增长的持久动力,真的很难扎根市场。在一波波新的商业浪潮涌现的时候,很快会被“后浪”打翻在沙滩上,站也站不起来。而对于一些成熟的大企业而言,尽管根基深厚,具备较强的“抗寒”能力,但也并不轻松,仍需不断跟进市场需求的变化,灵活做出调整。
资本泡沫之外,宏观经济环境、政策波动、市场需求紧缓等外在大环境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同样是不可忽视的风险因素;与此同时,产品方案的创新能力、企业内部管理、人力成本等则构成了压在企业身上的内部压力。市场凶险,企业要想活的滋润,没有十八般武艺,还真难以闯关八十一难。
安防的机会与风险
过去两年,安防作为AI最典型的落地应用场景一时之间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AI独角兽企业的目光。而后,随着华为的正式入局,高调喊响“软件定义摄像机”的口号,以及阿里布局“城市大脑”加深了和安防产业的业务交集,智能安防产业的商业价值更被放大开来,行业的新生企业不断涌现出来,产业链变得越来越丰富。
未来依旧可期
从年底部分媒体和调研机构发布的涉及2018年安防行业市场的调研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安防市场仍以13%-15%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预测,2018年我国安防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6570亿元,市场还是非常可观的,这主要源自安防市场需求的持续高涨。
在纽豪斯近期发布的“城市级大安防项目市场分析”报告中提到,过去一年来,市场公开招标的城市级安防项目有近2600多条,按项目的数量顺序,项目类型涵盖交通管控(1173)、平安城市(599)、智慧交通(374)、雪亮工程(339)、智慧城市(103)、人脸识别(21)、智慧警务(11)、城市大脑(8)、人工智能(4)。其中,招标金额上亿的项目有149个,总金额达444亿,比2017年65亿高出7倍左右。
这些统计数据反射出的是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安防市场, 平安城市、智慧城市、交通等常规项目市场依旧活跃,伴随着AI的落地应用,人脸识别、雪亮工程、城市大脑、人工智能等新型项目一跃而起,成为新兴的城市级安防项目的重头戏。可以预见,在未来几年,这几大新型项目将在各大城市有更活跃的表现。
相对于其他大部分产业以大众需求、市场潮流为导向,安防产业作为直接服务于政府公共安全建设的行业,其客源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并且随着国家在安全建设及城市智慧管理等方面重视程度加深和政策的完善,这也为智能安防市场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驱动力,这是安防市场对比其他产业天然的优势。
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风险
而也正是和政府需求关系的紧密,对于一些设备商和集成商而言,一定程度上企业的营收和政府的需求挂扣也相当紧密。尤其对一些极度依赖政府采购的企业而言,政府在安防项目上需求的放缓或开放,都将成为影响企业营收的重要因素。
上述我们提到互联网产业遭遇的资本泡沫、宏观经济环境下行等现象,对于和政府紧密相关的安防产业来说,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同样是巨大的,甚至更大,这些风险具体反映在国家的去杠杆政策、政府债务问题等方面。
多家上市安防公司在2018年的季度财报中提到,在去杠杆的大形势下,实体经济整体下行,投资信心不足,政府与企业的投资行为都有所放缓。再比如政府地方债的问题,很多企业的资金都陷在政府项目中,因为政府没有按照原来的合同或者进度进行支付,这个资金占用影响了企业特别是工程商的资金活力,将企业卡在“泥淖”中,进退两难。
宏观经济方面,还有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加征关税以及禁售风波,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国内安防企业在海外市场的业务拓展计划和信心,但也由此,更加刺激着国产芯片和核心元器件市场的发展。
项目颗粒变大 是好是坏?
回到具体的项目市场上,企业本身所面临的产业环境也将更加复杂,这个主要表现在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
纽豪斯的城市级大安防项目市场分析报告有提到,随着单体项目越来越大,系统越来越复杂,尤其是城市级项目,很少有一家公司能够完成所有的工作,要么通过第三方买设备、要么找运银商租用线路、要么做工程分包。
单体项目变大这一点在部分上市公司的研报中也有反馈,据某企业分析,智能安防项目的集中趋势正在加强,单个项目的颗粒正逐渐变大,比如当下火热的雪亮工程项目,这主要源自雪亮工程项目归集模式,由此导致项目颗粒变大、项目周期拉长,同时叠加采购落地执行的延迟,政府安防需求的释放滞后。
对于业务覆盖能力强的大企业而言,项目颗粒的变大,可能实现赢者通吃的局面,但对于产品和业务能力较为单一的小企业而言,要想在项目市场分羹,更添了有心无力的无赖,不过,只要你的产品和专业度足够强大,也能为自己找到合作共赢的机会。
风险虽在,事在人为!
(本文部分调研数据引用自纽豪斯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