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
公众号
安全自动化

安全自动化

安防知识网

安防知识网

手机站
手机站

手机站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大安防供需平台

资讯频道横幅A1
首页 > 资讯 > 正文

关于新基建,有些事实真相你必须知道……

所谓“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资讯频道文章B

  所谓“新基建”,就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七大领域:5G、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

  特高压、城际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是能源网和交通网的东西,本文暂不做评论。这里重点说一下剩下的四个领域,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这些都是信息网的范畴。

  这四个领域,更符合“新基建”的属性,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和中国目前紧迫的经济转型任务密切相关。

  Part 1:5G

  一直以来,我都在呼吁大家理性客观地看待5G的发展。

  没错,如果只从技术指标来看,5G确实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通信技术标准,也是近现代通信技术不断积累沉淀的结晶。

  但是,在基础理论未获得突破的情况下,5G的性能指标并不是全面提升的。有所得,必有所失。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是一种性能平衡的产物,并不完美。

  5G当前的缺点,就是覆盖、功耗,还有投资。

  它没有能力彻底取代现有的通信技术。换句话说,它是现有通信技术的一个补充,将和其它通信技术长期共存。

  我们暂且不说蓝牙、Wi-Fi、NFC这些短距离通信技术,就长距离蜂窝通信来说,5G目前也做不到完全取代2/3/4G。

  虽然5G名为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标准,但是在我个人看来,它应该是“第三代”。

  1G根本就是一个试验品,不足以称为一代。2G才是真正的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帮助人们实现了移动通话和短信需求。

  3G开创了移动上网的先河,实现了通信内容的本质变化(从TDM语音到分组报文)。但是3G技术并不成熟,所以很快就上马了4G,相当于给3G打了一个补丁。

  所以说,3G+4G,算是真正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开创了移动互联网时代。

  5G,从技术上来说,我个人认为,还是在给3G/4G打补丁,并没有革命性升级,并不足以称为一代。但是,从网络性质来说,5G的连接对象,从人变成了物,它70%以上的服务场景,是物联网场景。站在这个角度来说,它被定性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又是当之无愧的。

  我个人认为,5G的命运,不会像1G那么差,但很可能像3G一样,是一次摸索试探,是一次敲门。

  太长远我不敢说,我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十年,LTE将成为第二个2G,长期服务于整个人类社会。作为必不可少的基础打底网络,LTE肩负满足人类移动通信基本需求的使命。

  基于LTE、由LTE改造而来的Cat.1、NB-IoT、eMTC,将是低功耗、广覆盖、中小微带宽需求物联网场景的主力(eMTC在国内应该会很难,但是国外难说)。LoRa这样的私有技术,视国家政策变化,将可能成为企业的第二选项。

  大带宽、低时延的物联网场景,例如车联网、工业机器人等,才是5G的用武之地。这样的场景,需要漫长的时间孵化和成长。5G还要面临Wi-Fi 6等技术的竞争。

  物联网场景对5G的需求没有想象中强烈,移动互联网场景也是如此。

  在移动互联网方面,5G毕竟相比4G有速率提升,少部分用户会先行使用,但短期内不可能掀起大规模换机潮。普通用户没有更换5G手机的迫切需求,大部分都是正常手机老旧淘汰才会更换。现在手机普遍性能过剩,使用寿命也比以前更长,淘汰换机会更慢。

  目前运营商公布的5G套餐用户数并不能说明问题。很多用户是4G手机用5G套餐,比如我。(数据截止2020年4月底)

  截止2019年年底,国内4G用户总数共有12.8亿户。我预测,按运营商现在的套路,估计1-2年后,5G套餐用户数会超过4G套餐用户数。但5G真实用户数要超过4G,起码还要3-5年。

  对于运营商来说,面对5G也是心情复杂。我相信运营商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大力建设5G的。本来就经营困难,业绩进入拐点,营收大幅下降,还要花钱去建设5G,无疑是雪上加霜。但是,运营商的企业性质又决定了他们必须承担这个任务,为宏观大局做出牺牲。

  根据最新数据,国内5G基站已经超过24万个。但事实上,大部分5G基站都是室外宏站,在现有2/3/4G站址上加挂5G AAU天线而已,新建难度并不是特别大。

  最下面的是加挂的5G AAU有源天线

  这几个月,运营商又砸了几千亿,主要是5G SA独立组网核心网的建设,还有承载网改造的钱。想必运营商也是比较肉疼的。

  后续,5G开始做室内深度覆盖,买设备加做优化,这个投资更加恐怖。

  5G并不是没有用,也不是不该建。而是说,5G的建设方式,应该是打造样板标杆,引导行业用户需求,按需建设。如果盲目建设,以现有的资源,很可能造成“有需求的地方没网络,有网络的地方没需求”这么一个尴尬的结果。

  5G是物联网的代表,而不是物联网的全部。数字经济离不开的不是5G,而是物联网。

  不久前,工信部25号文件对蜂窝物联网发展方向的指引,非常及时。我们不能盲目追捧5G,不能独宠5G。整个物联网技术格局需要认真规划。每一项技术都有自己的特点,物尽其用、协调发展,优势互补,才是王道。

  Part 2: 大数据中心

  大数据中心就是DC(Data Center)。注意了,大数据中心不是大数据的中心,而是大的数据中心。它和大数据有关系,但不是专门为大数据技术建设的。

  不管是数字经济还是数字社会,移动互联网还是产业互联网,但凡和数字(digital)打交道,核心能力就是连接和计算。你在信息技术领域做的任何事情,都绕不开它们俩。

  刚才说的5G和物联网,都是连接技术。连接什么呢?连接终端和云?不对,连接需求和算力。所有应用的产生都源于需求,所有应用的实现都基于算力。连接只是算力的一个工具。

  数据中心,都是算力中心。它里面的硬件软件,包括CPU(芯片)、内存、硬盘、操作系统、数据库、软件,都是算力资源。

  建设数据中心,其实就是建设算力中心。这个东西就像发电站一样,通过5G、光纤等通信网络,源源不断地将算力输送到需求端。大数据中心,其实就是核电站,它有庞大的算力,可以给更多的用户提供服务。

  数据中心

  其实我一直觉得,新基建战略中的“大数据中心”应该删掉这个“大”字。现在单点算力越来越强大,边缘计算也在快速发展,算力可以变得更灵活,完全没有必要追求“大”。

  算力下沉,到终端侧,到手机里,到路由器里,到基站里,在基站建一个边缘计算中心,一个“小数据中心”,可以满足低时延等特殊场景需求,也是新基建的一个好方向。

  数据中心,是服务于企业上云的。企业拥抱云计算,就会需要数据中心。数据中心同样也服务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本身就是一条线。

  云计算将算力资源集中化,进行灵活分配,提升使用效率,降低能耗。大数据在我看来,属于云计算。云计算的庞大计算能力和通信技术(例如5G)的庞大连接能力,为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创造了条件。人们得以挖掘数据中的潜在价值,获得数据红利。大数据本身庞大的体量,加上云计算的能力,又给机器学习、深度学习提供了学习样本和学习效率保证,刺激人工智能的发展。

  5G、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全部都是术。它们是工具,它们的目的,是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农业、智慧物流、智慧医疗等场景中给传统产业赋能,帮助传统产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扯远了,我们回到数据中心。

  数据中心,我觉得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考虑清楚。

  首先,是寿命问题。

  数据中心就是一台大电脑。电脑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硬件。

  内存和硬盘主要是看容量,技术规格升级并不是特别快。但CPU处理器不同,这个东西就是个芯片,之前一直都按半导体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更新换代非常快。就算现在速率慢下来了,但也还是在不断升级,频率越来越高,核心数越来越多,能耗越来越低。我们买电脑买手机,会发现,今年还是最主流的配置,到了明年就落伍了,几年之后,就只能当废铁。

  那么,数据中心会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呢?传统基建里面的铁路公路机场,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使用寿命,这个投入回报是源源不断的。那数据中心,一次性投入下去,可以用多少年呢?

  如果明年花同样的钱,建设的数据中心算力是今年的1.3~1.5倍,那么,我们今年建?还是明年建?这些都是需要进行详细规划和计算的。盲目上马建设,烧了几年电,最后变成废铁,这是谁都不希望看到的。

  第二个问题,谁来建?

  是运营商来建?还是华为、阿里、腾讯来建?

  数据中心既像核电站,也像银行。企业关键的数据,都在数据中心。按理来说,数据放在自己手里最安全,但是,如果企业自己没有能力,那还是需要找一个信任的对象。一方面道德上值得信任,另一方面能力上值得信任(技术要足够强)。

  云计算方面,全球最强的是亚马逊AWS,然后是微软和谷歌。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国内份额最大的是阿里云,占了差不多半壁江山,电信云、腾讯云是第二梯队,华为云这几年发力,增速也很快。

  云计算这个东西,想要做其实很简单,大部分平台软件都有开源的,改改就能用。但是,凡是想要做好的,最终都选择了自研的道路,包括AWS,还有阿里的飞天。这些巨头砸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进行自研,才有了现在的市场份额。所以,一般的企业,根本不可能现在再入局云计算,尤其是公有云。

  我个人还是比较看好阿里、腾讯、华为这样的私企民企做云。云和5G完全不一样,5G是移动通信网络,讲究规模效应,投资过于巨大,民企私企现阶段很难切入。但云还是可以的,量力而行,自然生长。目前的市场也验证了这一点。

  数据中心的投资完全可以社会化,因为它有清晰的商业模式,也有回报率。

  第三个问题,能耗。

  和刚才5G一样,数据中心也是一个电老虎。虽然现在云计算都是基于虚拟化和容器技术,能够根据需求进行弹性伸缩,动态调整性能,但不管怎么调,它总归是有能耗的。

  降低能耗,一方面寄希望于芯片工艺、AI控能等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就是将数据中心建在能源价格较低的中西部地区,或者纬度较高的北方寒冷地区。环境温度每低1℃,一个数据中心的空调电费一年下来,都能节省几百甚至上千万。

  为了节能,甚至有厂商将数据中心建设在海底。

  所以说,数据中心也不是可以随便想建就建的。选址、技术方案,都需要提前考虑清楚。

  Part 3:人工智能

  第三个要说的新基建领域,是人工智能。

  作为最受关注的科技,AI人工智能实在是太火了。然而,越火的概念,泡沫越多。前几年人工智能更火,现在热度已经有所消退。上周还看到新闻,第一波人工智能独角兽,已经开始倒闭了。这其实是好事,回归理性,才能让一个技术得到更好的发展。

  在新基建这么多领域里面,人工智能其实是最“虚”的一个。5G有基站,数据中心有机房,人工智能的很多东西,你根本看不见。所以说这种东西特别好忽悠,怎么吹都行。而真正做实际投入的团队和企业,反而容易被淹没和忽视,无法获得所需要的资源,创业难度更大。

  人工智能的几个关键要素,算力、算法、数据。

  算力就是芯片,这几天华为事件再次升级,全国上下又讨论了一圈芯片自研的困境,大家都成专家了,我就不多说什么了。

  算法这块,也是需要长期积累和投入的,还需要根据场景进行不断优化,没有耐心和资源支持是搞不定的。

  数据呢,我觉得隐私和伦理是最关键的问题。中国算是这方面环境最宽松的了,到底是优势,还是隐患,我也说不清,大家自己掂量吧。

  总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如何挤掉泡沫,如何鼓励和保护创新,如何建立健全的法制环境,是我认为最值得关注的点。

  仔细想来,我觉得人工智能就不像一个基础设施,这是一个生态,更多是人才培养,还有平台支撑和环境维护。

  Part 4:工业互联网

  我再次呼吁,工业互联网还是改名产业互联网吧。工业互联网的叫法,实在不利于它的长远发展和普及。大部分老百姓都以为工业互联网是工业领域的事情。实际上,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教育医疗、城市管理等各行各业。产业互联网的叫法,明显更为准确。

  从本质来说,前面我们所说的5G、云计算、大数据,甚至人工智能,都是为产业互联网服务的。

  产业互联网作为新基建来说,重点在软件而非硬件。我说的软件,是人和管理。

  以工业为例,工业(产业)互联网,是要基于现有的管理流程、组织架构和生产模式,通过引入连接技术和计算技术,进行整个生产系统的重构。

  买硬件设备,买软件功能,买平台服务,都是一次性资金投入,如果真的能带来效率提升,买了就买了,反正回报大于产出。

  最大的问题是,IT/CT/OT系统替代了人,关键岗位是否有能力驱动这些技术?自己的流程制度设计,能不能发挥数字化的效力?

  另外,上游供应链,还有下游经销商,系统是否也进行了升级?能否和自己进行平滑对接?如果不能做到一步到位,那么又该怎样进行阶段性升级?步子迈得太大,不行,迈得太小,也不行。这是很多企业拥抱信息化数字化将要面临的问题。

  产业互联网涉及百行千业,它在每个行业落地都有一大堆的问题。万里长征,我们只是迈出了第一步,后来还有的是艰难险阻。

  结语

  很多人觉得,花钱容易,赚钱难。其实,对于新基建这样的投资来说,花钱一点都不容易。钱从哪里来,该怎么花,花在哪里才有用,花在哪里回报最大、最快,都是需要上层反复思考和掂量的。

  这一波投资下去,短期的受益者肯定是设备商和服务商,但我们希望它们能够产生长期收益,真正驱动技术创新,吸引人才流入,推动产业链升级,并最终帮助我们国家实现数字经济转型。

  这次机会如果错过,下一次真的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了。

参与评论
回复:
0/300
文明上网理性发言,评论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a&s观点。
0
关于我们

a&s是国际知名展览公司——德国法兰克福展览集团旗下专业的自动化&安全生态服务平台,为智慧安防、智慧生活、智能交通、智能建筑、IT通讯&网络等从业者提供市场分析、技术资讯、方案评估、行业预测等,为读者搭建专业的行业交流平台。

免责声明:本站所使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共享平台。如使用任何字体和图片文字有冒犯其版权所有方的,皆为无意。如您是字体厂商、图片文字厂商等版权方,且不允许本站使用您的字体和图片文字等素材,请联系我们,本站核实后将立即删除!任何版权方从未通知联系本站管理者停止使用,并索要赔偿或上诉法院的,均视为新型网络碰瓷及敲诈勒索,将不予任何的法律和经济赔偿!敬请谅解!
© 2024 - 2030 Messe Frankfurt (Shenzhen)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兰克福展览(深圳)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粤ICP备12072668号 粤公网安备 44030402000264号
用户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