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通过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四项基本要素以及它们之间内在关系的最优化,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具有高效、舒适、便利环境的建筑物。身为智能大厦的建设者,如何满足所建智能大厦的客户需求?如何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系统设计?如何对确定的系统方案进行工程实施?如何进行智能大厦的竣工验收和运行保障?
设计首重客户需求
规划设计所建智能大厦的客户需求,是智能大厦建设的首要步骤。
智能大厦的建设者在规划设计时,必须:
*全面考量建筑设计:对建筑平面、结构强度和电源容量进行合理规划设计。在施工中,应一并考虑电线铺设,智能大厦的建设提供有利的条件。
*估算智能大厦的投资:智能大厦的投资主要在建筑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和通信自动化系统三方面。一般而言,建筑自动化系统的投资占建筑总投资的2%左右,办公自动化系统占1%左右,通讯自动化系统占1%左右,而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的投资则占5%左右。
从智能大厦各系统的使用周期来看,一般建筑结构40年,办公自动化系统3年,通信自动化系统5年,建筑自动化系统7年,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15年。其次是设计智能大厦各专业的分工配合,建筑专业提出的建筑方案规划应符合智能建筑的要求,在建筑细部设计上,要考虑智能设施的特殊要求。结构专业提出结构监测控制点及其要求。给排水专业提出给排水系统设备的测量控制点、参数及其要求,以及与其衔接的设备及其信号、设备操作程序。暖通空调专业提出暖通空调系统设备的测量控制点、参数及其要求,以及与其衔接的设备及其信号、设备操作程序。电气专业进行各系统设计选型,布置设备、组件及线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选择,并向其他各专业提出设计配合要求。与此同时,要根据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哪些系统和相关系统中哪些功能,根据系统的大致规模和今后的发展需要,确定系统的监控中心及其位置和使用面积。
以下介绍的是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基地智能大厦的需求所做的明确规划设计案例。
高科技下的产物--基地智能大厦
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办公基地智能大厦(以下简称:基地智能大厦)始建于1999年初,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南区,占地面积16,2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4,000平方米。基地智能大厦由现代化生产厂房和办公楼组成,其中生产车间建筑面积47,000平方米,办公楼建筑面积17,000平方米。基地智能大厦建成后,安装数字程序控制交换机(ZXJ10V10.0)、话音/信息传输、计算机网络等设备,将建设成(使)深圳市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的计算机中心和信息数据库、网络管理中心,使基地智能大厦拥有先进的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和通讯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成为一座集生产、办公、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现代化建筑。
系统规划 符合时代潮流
基地智能大厦的建设须达到以下规划设计目标:
*高效:提供安全、舒适、快捷的生产、办公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节能:采用计算机网络对楼宇设备及其系统进行最佳控制,大幅降低总体建筑系统运行成本,并延长楼宇设备及其系统的使用寿命,达到有效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的目的。
*科学管理的硬环境:创建通讯自动化和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管理的先进性、科学性。
*安全、可扩展:在设备和系统选型上采用知名度高、技术成熟、性能价格比合理、市场占有量大的产品,在设计上要留有充足的可扩充余地,以满足将来升级换代的需要。
基地智能大厦系统的设计,以中央空调自控系统为基础,以综合布线系统为桥梁,应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控制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现代图像处理技术,配以数字程序控制交换机(ZXJ10V10.0),计算机网络设备,实现智能大厦系统内部的信息交换、信息共用、信息处理,最大限度地实现上述规划目标。
系统规划设计以国际为标准
从基地智能大厦的实际功能要求出发,遵循国家和行业的有关标准及规范进行;对于国内尚无标准可循的,参考国际标准。
设计原则 科技与人性并重
*先进性:系统总体构架定位要求开放式、模块化,建设可扩展的平台,既保护前期工程与后续技术的衔接,又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实用性:合理平衡系统的经济性和先进性,力求系统在初次投入和整个运行生命周期内获得最佳的性能价格比。
*安全性:所有设备、配件及其系统,要符合公司、国家和国际的有关安全标准和规范的要求,且即使在非理想环境下也能有效地工作。而信息在存储、传输及使用过程中,不能被截获和窃取。
*易维护性:做到所需人员少、维护工作量小、维护强度弱、维护费用低。
*开放式、可扩展性:系统设计应采用国家和国际标准及规范,兼容不同厂家、不同协议的设备和系统。采用符合工业标准的操作系统、LAN通信、相关数据库和图形系统。各系统必须具有开放式界面,以便客户能进行二次开发。
在下次的文章中,将开始进入中兴通讯公司智能大厦所设计规划的系统项目,首先为您介绍的是防盗报警系统及出入口管理监控系统的设计。请读者不要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