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问题与出路
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加引发交通堵塞、停车困难、肇事逃逸等突出问题,不利于城市道路快速通行也增加了出行成本,影响了整体城市形象。必须利用先进手段,进行科学管理,保障交通有序、安全、畅通。
从行政角度,政府不断推出公共交通建设,引导改变出行方式,增加公交专用道,提升交通运力与机动车摇号、限行相结合等措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交通拥堵。
就技术而言,传统的城市道路监控还停留在“资源离散难共享、标清单一不清晰、被动监控难发现”的模式里,震慑效果有限。视频技术在“标准化、高清化、数字化、智能化”方面不断发展,为我们构建综合智能交通监控系统提供了机遇。关注“开展监控系统整合、深入应用模式创新、构建决策管理平台、面向公众信息交互”四个方面工作可最大程度提升综合智能监控的效能。有效提升交通安全、缓解道路拥堵,为“和谐社会”增添一抹色彩。
开展监控系统整合
深入应用模式创新
构建决策管理平台
面向公众信息交互
综合智能交通典型案例
项目简介
北京市公交专用道电子监控系统建设项目造价1.18亿,本项目在全市范围建设768套公交车专用道500W高清电子监控系统并配套完成上端中心系统建设。
公交优先战略已成为解决和治理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手段,为了全面实现公交优先战略,通过加大处罚等方式,有效打击社会车辆占用公交专用车道行驶的违法行为,还公交车道一路畅通。智能综合监控系统设备进行交通违法抓拍已成为一种最为有效和便捷的手段。
功能与实现
建设集电子警察、异常事件检测、交通参数检测、高清电视监控、高清图像抓拍和视频触发录像等多功能复用、多数据融合的高清综合交通监测系统。
在检测公交车车道违法的同时还具备闯红灯、单行线、应急车道、非机动车道、导流带、调头违法以及未按照指示标线行驶、无牌车辆、遮挡号牌车辆等多规则交通违法行为检测的功能。
支持车辆停驶、交通拥堵、车辆逆行、车辆抛洒物碎片、车辆排队超限、低能见度检测等交通事件、参数和摄像机、服务器、供电状态以及温湿度等系统信息的自动检测和监控,同时也具有检测车流量、车辆速度、车道占用率、排队长度等各种基础交通数据。
优势特点
1、高宽容性
采用动态目标跟踪检测技术,运动目标检测与静态模板匹配相结合的方法,低像素识别、定位抓拍,有效规避雪天、树影、大车等误抓、不抓等问题。
支持关键参数形成场景预案,根据外界光线变化导致的图像指针变化而自动进行场景预案切换,具备图片高质量下的全天候自动检测识别能力。
2、大流量性能
城市繁华道路车流密度非常大,高峰期车流可达到500-1000车/小时·道。对软硬件系统有很高的要求,基于视频检测处理逻辑,图1中黄色、橙色、红色区域均为可能产生CPU资源、内存资源瓶颈的节点。我们就软件处理、分析、拼图全过程进行缓存的优化,确保即使在一台高清摄像机监测3条车道,卡口+公交道检测功能全开启、24小时连续检测的大流量、多规则下系统效率、实时性、捕获率的完全标准符合性。
图1 典型视频检测处理逻辑
3、节能与环保
深入落实设备工业级、低功耗理念,开展补光灯照度效果测试与优化工作,采用视频同步脉冲控制技术,提高LED发光效率,降低器件功耗,增加LED的寿命,光线柔和、不刺眼,补光灯与摄像机紧密配套,在满足抓拍识别率的同时,符合夜间路面补光不高于50Lux的系统要求,达到低功耗、高效率、自开启的目标,设备的节能环保与稳定可靠可有效降低日后用电支出与运维费用。
4、项目意义
以视频检测分析为技术手段,建设完成国内首个超大规模公交车专用道等违规行为检测、抓拍及车牌识别系统。深入到系统“高宽容性、大流量性能、节能与环保”等理念,可有效就违反公交专用道交通政策的所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监测,为非现场执法管理提供依据,将"公交优先"政策落到实处。
通过对车牌的识别自动比对数据库,就套牌、多次违法未处理、交通事故逃逸、公安重点关注嫌疑车辆等能自动报警,拍摄的高清图片可以准确记录车辆违法过程,形成有效的执法证据,有效措施能够起到规范驾驶人交通行为作用,创造良好交通秩序,获得极好社会效益。
未来:高效、融合、节能
城市道路交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结合道路监管行政及技术现状,以“图像整合、多模式应用、决策管理平台与公众信息交互”四方面展开分析,辅助于在交通领域典型重点项目进行实证,探讨了综合智能交通监控技术实现城市道路全天候监管的必要性和有效性。视频技术“高清、智能、规模化”不断深入发展,“高效、融合、节能”是其特点,大胆预测未来监控系统的智能分析之路越发宽广,监控将“由事后处理到事前处理、被动监控向主动监控”的转变,基于公众满意的政府服务模式,在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安全、畅通与和谐”的道路交通可期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