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不单单是小长假,更主要的是祭奠逝去的亲友,缅怀他们的日子。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扫墓也变得更加智能起来,当然我们所说的智能并不是烧个iPhone6祭品这么简单。当清明节遇上高科技会怎样呢?随着智能时代的到了,很多东西都与“智能”挂上钩,清明扫墓也不例外。
清明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在这一天大家都会带上祭祀品为先人扫墓,缅怀先人。在过去,大家多会选择“烧纸钱”之类,且不说先人们是否真能收到,“烧纸钱”对环境的污染、引发火灾的隐患,已经明显影响到了子孙后代。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清明节的祭扫活动已经不再是单调的“烧纸”活动,祭祀在高科技的影响下变得丰富多彩。
LED智能祭祀产品
这些LED智能祭祀产品运用了高科技手段,将花束、电子香、电子烛、电子鞭炮组合到一个香炉上,改变原来的电子鞭炮需要通电后才能爆响的弊端。到了祭祀场所,一按开关,鞭炮轰鸣,香烛闪亮。消除了传统祭祀中烧纸,燃香、放鞭炮可能引发山火的安全隐患,改变了有花无处插,有香无法摆的状态,实现了声光形的完美结合,让一个有声有色的精美工艺品供奉在祖先的坟茔前。
墓碑上的QR码
多个公司提供把QR码制作到墓碑上的服务,方便亲朋好友(乃至于其他前往墓地的人)登录亡者的纪念网站,查看他们的信息。墓碑QR码的例子可以提供一个切入点,让我们好好思考一下这些问题。制作墓碑用的物质往往比较坚固,比如花岗岩、大理石,人们认为它们可以矗立数百年不倒。由于亡者纪念网站的增加,以及使用社交网络页面来悼亡做法变得流行,一些墓碑上现在也有了QR码,让扫墓者可以扫码上网来悼念亡者。Web2.0的狂热精神催生了支持互动、可以连接到数字内容的墓地。
远程视频“云祭扫”
除了二维码扫墓,现在各种智能化扫墓也越来越多。比如无需前往公墓,在家就能通过视频看到代为祭扫情况,这也是雨花功德园推出的“云祭扫”。
南京某墓园已开通“网络视频远程祭扫系统”,远在国外的游子因路途遥远,无法到公墓祭扫,委托园区代为祭扫。该墓地每年都有几十笔订单,到2014年网上祭扫还增加了功能,提高了速度,可以在网上现场直播代人扫墓者祭扫的全过程,远在异地的祭扫者还可以通过直播清晰地看到墓地的情况,以及亲友的祭拜情况。
极丰富的“扫”墓方式
现在已经切实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高大上扫墓法应该莫过于“二维码扫墓”了。用智能手机扫描墓碑上的二维码,便可看见逝者生前的照片、事迹和视频。让已故亲人的生平美好事迹被大家知晓分享,让后人了解先人的事迹,二维码扫墓让清明祭拜由漫天纸灰的凄凉变成了温馨盛大的分享。
我们还可以运用先进的技术对先贤信息进行定期整理和维护,尽管现在二维码墓碑只是被极少数人使用着,但信很快就可以得到普及。
曾经有专家开发出这样一款软件,它可以通过对声音的采样分析来模拟出任何人的声音,让人们能够与已故亲人交谈。于是,人们大胆猜想,在不久的将来,借助大数据和脑电波识别技术,将人们大脑里的所有信息数据化存储于云端。待到有亲人故去,将软件设置到智能墓碑之中,亲人将达到“永生”。
这样一来,扫墓将不再是伤感的缅怀,而是一场与已故亲人的“会面”。在科技的作用下,墓碑将不再冰冷。虽然这项技术还没有实际运用起来,但是依照现在科技的发展趋势,相信这一概念被实现的时间并不会拖很久。
远程扫墓让孝心责任心两不误
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的驱使下,人们变得越来越忙。生活中人们需要面对这样一道选择题:清明节是休个小长假,回到故里拜祭已逝的亲人;或者留下来加班多收获些让活着的亲人生活更好的资本。对于这一选题,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尽管从心理上,人们往往希望可以两全。
远程扫墓初听似乎缺少了严肃认真,那是因为现下的远程技术发展还不够完善,仿真度不高。如果运用3D高仿真投影技术,双向场景真实可触碰。如此一来既成全了作为晚辈的孝心又承担了当家人的责任。
近几年,每逢清明虚拟墓地、远程祭祀、二维码墓碑等话题都会引起热议,但是这些技术至今没有得到广泛的运用。这不再是一种简单的方式改变问题,这是一场变革,突破传统理念的革命,物联网已经开始改变活着的人,相信不久的将来也能够改变逝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