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不懂用户真正的需求
什么是智能?不是把智能手机的体验移至过来就算了,不是开发个APP,通过各种无线手段与设备连接就可以了。
尽管时下的智能手机性能越来越登峰造极,但改变的也不过是更快的运行速度,同时处理多任务的能力或是能让用户感受更精彩的大型游戏,乔布斯将电容触控屏幕带向市场,各种传感技术的应用才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手机产品“智能”的变化。再看现在市场上的智能家居产品,似乎厂商们把这一领域想的太简单了。
2、不懂硬件的交互体验
智能硬件的交互是一个新的课堂,与之前单纯APP的交互设计不同,智能硬件更多融入了产品的体验,物联网的体验,甚至社交体验。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大多关注到UI层面,缺乏对深层次的体验的洞察。
无论是智能电视、智能手表还是科技感十足的智能眼镜,这些东西无一不是智能手机另一种形态的翻版,装上了处理器和系统就摇身一变成为了智能家居产品,但这些硬件上的堆叠之后,给使用者一个可以接受的界面交互设计,却都是大部分厂商没有做到的。
3、想得太多,要抓住痛点,做简单
最近见了很多做硬件的朋友,当我们聊到产品的时候,罗列了一堆功能,但说到那个是刚需,那个是第一需求的时候,一个是说不清楚,第二是并没有做到做好。很明显,没有一款产品能够包打天下。功能越多技术越复杂,而潜在的问题也就越多。这样的作品形成产品时失败的几率也就越大。
4、缺乏足够的创新
前两天,朋友圈分享了几个Wi-Fi音响产品,当然他们也是所谓的“智能音响”,因为他们可以和手机连接,可以控制。一个是云听盒299元,一个是多听的网络电台59元,他们背后都有丰富的版权资源,做硬件看似水到渠成。还有一个是杭州的优享的Wi-Fi音乐盒子139元。在业内人士和普通消费者看来,他们的产品功能是相同的,或者说区别不大,可谓千篇一律。如果你做的硬件产品没有独特的地方,以为门槛很低,一个是竞争对手可以做,大公司可以做,你可以死得很惨。特别是那些想从硬件上获取利润的,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有创新不一定活,没有创新肯定死。
5、匆忙上线,必死无疑
目前我们看到的一些硬件产品,特别是那些参加什么众筹的产品,无论是环境控制还是个人健康,在实际功能上要么功能不稳定,要么太依赖某项会出现问题的技术,那么整个产品是不成熟的。例如一些依赖Wi-Fi的产品,一旦Wi-Fi和蓝牙不行的时候,整个产品就挂掉,一个依赖蓝牙的智能锁,会在你手机没有信号,没有网络的时候,进不了屋,伤不起吧。
6、只是简单的控制,而不是智能,更谈不上智慧
除了多种便捷的控制功能能外,智能家居目前还主要具备学习、分析、反馈等能力,能根据用户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住宅空间以及自然环境变化,实现相应的智能化控制、调节和管理功能。如NEST的恒温器可以学习和记忆用户习惯,并自动调整成为适宜温度;物联传感的空气质量探测器可以环境中的温湿度及特定气体浓度,如二氧化碳、PM2.5等,并能够通过与门窗、空调、加湿器等联动,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7、大佬无节操杀入,你准备挂掉吗?
你做路由器,我们也做路由,你做插座,我们也做,你还在众筹,我已经在生产,你还在想盈利,我们已经免费。在国内所有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涉足智能硬件的情况下,没有核心技术优势,你就没有未来,除非你找到“大腿”,就算找到大腿,还要担心更大的腿。
8、产品卖不出去怎么办?
目前智能硬件的销售通道是很窄的,在整个市场并没有爆发的情况下,大的流量通道并没有积极融入。就雄歌看来,目前测试效果来看,智能硬件多是极客爱好者的天堂,并没有走进百姓家。做智能硬件遇到的最后问题是,产品不知道怎么卖?线上就那么多,线下成本很高。
回过头来,没有销量,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研发成本无法抵消。硬件创业死的概率就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