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全防范体系的构建中,周界报警作为第一道防线,其性能优劣直接关乎区域安全。国标 GB 55029-2022《安全防范工程通用规范》要求科学配置实体防护、入侵探测、视频监控等设施,确保周界防护无死角,从源头减少误报漏报的可能性。
广拓全新一代L7 超阵列电磁感知系统深度融合电磁感知与动态 AI 算法,通过环境学习,建立背景信号模型,提取真实入侵信号特征,采用阵列式信号,且频率可调整,实现 “干扰自动过滤 + 入侵精准定位” 的闭环。能够精准检测入侵行为,屏蔽干扰。这种 “会思考的周界” 彻底打破传统技术 “人工调参 - 反复误报” 的死循环。
传统入侵探测设备无法全面识别攀爬、翻越、挖洞、凿墙等入侵方式,造成漏报。广拓L7创新采用三维立体电磁场防护架构,突破传统防护局限,可精准探测以上行为,让入侵者无处可入,无机可乘,从源头避免漏报,能够实现无死角立体防护。
L7无惧多场景下的重重干扰,实现极低漏误报
恶劣天气干扰
风、雨、阳光通过干扰设备信号传输(如红外、激光被遮挡 / 散射 )、改变设备工作环境、制造杂波干扰,影响各类周界防范设备的监测准确性,成为误漏报的重要诱因。
传统入侵探测设备在风雨等恶劣天气下极易因环境干扰产生误报。L7创新性地采用智能环境自适应技术,实现精准探测,抑制误报:
- 动态阈值智能调节系统实时分析环境参数(风、雨、雪、冰雹等),自动优化报警阈值;
- 持续自学习算法不断优化探测参数,确保系统随环境变化自主调整。
案例证明(暴雨):在某监管场所长达半年的实地应用中,L7仅出现1次误报,误报率低至0.4%,
期间经历夏季大暴雨,充分证明了系统的长期运行可靠性。
案例证明(积雪低温):在连续6天-30℃极寒环境下,5cm至70cm积雪条件下,人员入侵测试全部触发报警,漏报率0%;34次报警零误报,视频记录验证系统可靠性。
动物闯入干扰
小动物(如鸟类、鼠类、小猫小狗等)通过物理遮挡(红外、激光对射) ,外力冲击改变对周界防范状态,核心是、干扰信号传输,使设备误判,导致系统频繁误警。
广拓全新一代L7采用多特征检测技术,通过分析近场电磁散射特性,智能识别目标特征。建立人体与动物的特征图谱,智能区分人与小动物活动,有效避免误报,提升报警准确性。
测试证明:人与动物经过,动物闯入不报警,人行走,跳跃,奔跑均被识别。
车辆振动干扰
大型车辆经过会引起信号干扰,可能导致振动光纤误报。L7融合电磁感知与动态AI算法,部署时通过环境学习采集车辆低频振动波,构建高精度电磁环境模型。动态AI算法持续学习,实时分析信号差异,依据预设规则与历史数据,快速过滤车辆振动干扰信号,有效避免大型车辆经过引发的误报。
复杂地形干扰
山地地形的高低落差和遮挡物会阻碍信号传播(如雷达波反射),沙土环境扬尘则干扰光学/电磁监测,两者均会降低准确性,增加误报漏报风险。
L7采用全地形适应性设计,支持土壤、沥青、砖石等多种介质埋设,不受极端温度(-30℃~70℃)和复杂地形影响。
案例证明(全国多地区):L7在全国多个典型地理区域进行测试,气候差异大,地形各异,天气多变,其中包括华南地区(福建)、华北平原(山东)、西北地区(内蒙古)、西北干旱区(新疆)、东部季风区(安徽),整体漏报率为0%,系统平均误报率为0.85%。
植被遮盖干扰
茂密草丛、灌木或藤蔓接触探测器时会被误判为入侵行为,同时植被生长会遮挡探测信号路径(红外对射、激光对射),导致系统误报或漏报。
L7具备智能环境学习能力,可自动采集背景信号并动态生成报警阈值,实时适应植被生长、土壤湿度等环境变化。
案例证明(草丛生长):某单位,在设备刚安装调试的时候绿植被铲平,测试完成并自动生成报警阈值。1年后,绿植已经近1m高,借助自动更新报警阈值,测试时仍然可以准确报警无误报、漏报。
硬核科技真实守护 0漏报 低于1%误报,适配多种地质和环境
从台风暴雨到雪域的极寒环境,广拓L7电磁感知电缆践行技术创新的价值,解决了实际场景中的漏误报真实痛点。
广拓采用大量测试验证了技术的应用效果,测试环境包括井盖、消防水池、树木、河流等常见因素,综合统计漏报率为0,误报率低至1%以下,报警准确率达99%以上。
广拓全新一代L7电磁感知电缆再次体现了真正的硬科技,在最恶劣的环境里保持稳定,在最关键的时刻绝不失语。这不是一次简单的产品迭代,而是一场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安防革命——让技术创新回归本质,用可靠性能说话。